棚架式牡蛎吊养技术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7-12-18

  棚架式牡蛎吊养比条石养蛎具有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管理操作简便等优点。蛎肉个体大一倍以上,结集成串,便于采收、出售、保鲜和长途运输。 (1)养殖场地 选择在内湾风浪较小、水流畅通、有淡水注入、饵料丰富的海域。水深要求4~10米,海区水温6~30,海水比重应在1.005~1.025之间,滩面平坦,底质为泥或泥沙。 (2)养殖棚架 采用条石、水泥柱为脚架,长度一般2~3米,椿头入土0.5~1米,间隔2~2.5米,横竖排列成行,四周用桩固定。采用聚乙烯绳作主绠与横缆,系紧于脚架顶端。 (3)附着基质 以聚乙烯绳穿结扇贝壳,牡蛎壳、旧轮胎等成串为附着基质。壳距8~l0厘米,壳串长2~2.2米,以挂养1000串为1亩。 (4)海区采苗 自然海区采苗可把穿结好的附苗器直接绑在棚架主绠上、串距0.2米。人工采苗需根据牡蛎产卵和幼虫发育情况,确定附苗日期。将附着基质每10串对折系好,叠放于海区采苗架上,离滩面0.3米,不宜超过0.4米。当稚贝长至0.2~0.5厘米左右,即可移挂于棚架上。采苗到移挂一般在20~30天左右。 (5)养成管理 大潮退潮时要下海巡视,检查棚架设施牢固安全,防除生物敌害,防止壳串着泥闷死。生长期8~10个月即可收获,一般掌握在软体部肥满的冬、春两季采收。编辑:胡金枝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