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只“怪兽”,专吃科研人员睡眠来自“世界睡眠日”前夕的调查报告 科技日报 2017-03-21 |
本报记者 王延斌
作为科研所里的技术骨干,刘晓寒博士自称“睡不好觉是常态”。
“我们所里有近30名博士,每年拿到20项左右的课题,这就意味着有一部分博士无法拿到课题。一方面,没有课题就没有经费,也没有做实验的条件,这让博士们竞争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在现行的游戏规则下,即使拿到课题,上级也希望‘今年立项,明年出成绩,一年都有新变化’,这让科研者睡不好觉。”
在科技工作者群体中,刘晓寒博士的境遇不是个例。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来临前夕,山东省科协、山东省应用统计协会、济南大学软实力研究中心进行了一次调查,这项针对山东省科技工作者需求状况、有效问卷达到3177份的调查报告显示:
科技工作者们工作强度较大,平均每天工作时间8.56个小时,超过了8个小时的国家法定工作日时间,其中最长的工作日时间达到了17个小时;而周末有81.99%的科技工作者选择了加班,平均加班时间3.27个小时,最长加班时间达到16个小时。较大的工作强度导致的结果之一便是“睡不好觉”。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在科研工作者这里似乎成了奢望。
北大心理系博士、中科院心理所组织与员工促进中心测评部主任肖震宇曾在知乎上分享所得:对于学术水平高的科研人员来说,学术就是他们的生命,“像我们引进的一名‘杰青’兼‘百人’,他的铺盖直接就放在实验室,经常通宵处理实验数据。”“很多搞学术的特别看重自己的学术声誉,自己给自己加压,所以科研环境再宽松也是没用的。”
刘晓寒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科研是脑力劳动,压力本身就大;睡眠时间虽然不能与科研水平画等号,但没有大量科研时间的倾注,做出成绩通常很难。同时,这个行业竞争激烈,上有领导,下有同事,都在看着你,不抓住时间做出事情来感觉谁都对不住”。
上述调查报告显示,导致科研人“睡不好觉”的主要压力有三:第一,“杂务多,自由支配的业务和科研时间不充足”,占57%;“职务晋升困难,前景不明”,占34%;第二,“工作强度过大或时间过长”,占33%;“业务活动缺乏创新、天天都一样的工作令人乏味”,占23%;第三,有1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跟不上目前知识更新速度,适应不了目前的工作”。
尽管工作压力大导致“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但刘晓寒博士并不想换工作。因为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他看到了希望。关于2017年的重点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有两件事和科研群体们有着密切联系,可望缓解科研人“睡不好觉”的现状:
第一,“提高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第二,“切实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落实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
(科技日报济南3月20日电)
责任编辑:李阳阳
上一篇:三名华人科学家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下一篇:【视频】什么是O2O?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