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抢救“心外按摩”比“人工呼吸”重要

北京晨报 2016-07-12

  近日,一年轻记者在地铁猝死,猝死的急救再次引人关注。这个年轻记者突然倒地后,有人前来施救,但从视频显示看,心外按摩做得不够,人工呼吸反倒占了很长时间,由此影响了抢救效果。

  在人们的一般认识中,人工呼吸是急救的关键,事实上,这种突然倒地的昏厥或者猝死,一般没有呼吸道的堵塞,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对心脏的施救,因为心脏 是人体的发动机,发动机不转,就算油路畅通,车还是开不走。因此,只需让病人躺平,呼吸道是通畅打开的就可以,接下来的关键是心外按摩。

  事件发生后,很多朋友说到心外按摩,觉得自己胳臂没力气是不是按摩不起效?这就牵扯到心外按摩的姿势问题,心外按摩其实靠的不是胳膊的力量,因为心 外按摩有时候需要很长时间,它不仅是刺激心脏再次起博,同时还是在心脏停跳或者不规则跳动时,帮助心脏尽量地给全身供血,特别是大脑的供血。所以,心外按 摩要坚持到急救医生赶到,具体一点讲,心外按摩的频率要够快,不少于每分钟100次,而且强度要够,按压胸骨时,胸骨的起伏深度要达到4至6厘米。

  为此,按摩时胳膊要挺直,不能打弯,这样等于是借助身体的重量摁压,而不是仅仅凭借胳膊的力气,后者力量小而且很难坚持足够时间,同时,不要为人工呼吸耽误时间,通俗点讲,这种呼吸道没有堵塞的猝死,人工呼吸的作用没有心外按摩大。

  无论是人工呼吸还是心外按摩,都需要专业知识,这里也只是简单介绍,所以,如果有可能,可以参加市民急救知识培训,花一两天时间就可以初步掌握,无论于己于人都是有利的。

   

责任编辑:优优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北京晨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