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86565879,2110669120&fm=21&gp=0.jpg

《黎明之前》

科技日报 2016-12-13 作者:高 博

  作者:(美)尼古拉斯·韦德

  译者:陈华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3月

  ■字里行间

  “1999年秋天,马克·斯托金的儿子从德国莱比锡的学校带回家一张便条,学校警告说一个同学得了头虱。”《黎明之前》第一个故事由此开始。这是早些年出版的一本英文科学通俗著作,探讨人类走出非洲前后的事情。

  马克·斯托金是马克普朗克进化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员,学校字条里写着:头虱离开人体24小时内就会冻死。斯托金于是盯上了人类不离不弃的好朋友虱子,查了几个小时的资料发现,跟寄生在头发里的头虱相比,体虱演化出了便于抓住衣料的爪子。他比对两种虱子的DNA,发现头虱和体虱是大约7.2万年前分化的——这暗示人类何时穿上了衣服。

  《黎明之前》不可能提到的是,前两年在南非发掘出了迄今最早的精细纺织品的痕迹,可能是一张席子,正是7万年前的东西,与虱子提供的证据似乎可以遥相呼应。而《黎明之前》的作者也确实认为,衣服和能缝纫的智力,很快就帮助非洲智人跨过亚丁湾,迁徙全世界。在这本十年前的书中,我们仍然可以获得不少洞见。

  尼古拉斯·韦德,资深的科学记者和作家,撰写了《黎明之前》,副题是“再现我们祖先失去的历史”。对那些喜欢追问“爷爷的爷爷打哪儿来”的好奇者,这是本好书。即使十年来DNA检测提供了数十项激动人心的关于早期人类的学术成果,《黎明之前》仍然不算过时。

  就像达尔文(《黎明之前》大量引用达尔文《人类的由来》中的猜测),韦德关注本质问题:人从哪里来?为什么人与人如此不同?一般的科学著作和学校教材纷纷避而不谈;连想一想这些问题都会让大多数学者目瞪口呆。

  DNA测序的逐渐普及是近二十年的事,此前,学者基本上是根据骨头、遗物和观察猿类亲戚推断早期人类,他们大概知道直立人三百万年前脱离森林,后来学会了用火、说话、狩猎等等,一万年发展出农业。但人类这几百万年如何变迁,怎样聪明起来的,就像神话一样无人深究。

  科学家曾经无法说清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的关系,让前者处于半兽半神的暧昧位置。而现在DNA测序结果很清楚:现代欧亚人跟尼安德特人共享2%左右的基因,大概来源于5万年前的几次跨族联谊;现代非洲人与尼安德特人无关。科学家还在进一步研究尼安德特基因对欧亚人的壮大有何裨益。

  一百年前谈人类早期历史是盲人摸象,现在我们有了DNA研究的梯子,能让盲人攀上象背,慢慢摸个够。我们至少可以确证4万年前西伯利亚男尸跟美洲人和欧洲人都是亲戚,也知道科伊桑人、俾格米人、安达曼岛土著和中国人的亲缘远近。我们知道人类肤色从黑变白的好几种方式,也知道消化淀粉、乳糖能力何时改进,甚至能将藏族人的抗低氧基因联系于已消失的人类远古部族。

  我们从基因证据中拼出一张粗略而真实的“聪明人前传”——20万年前不再浑身长短毛,换成一小撮顶毛无限生长需要打理示众;7万年前穿着衣服闯天下,此前已有复杂语言和超越家庭的大集体;5万年前开始在日光稀薄的北方慢慢变白,并发展出了适应寒冷的更发热的线粒体;3万年前开始驯化狗;1万5千年前遭遇最后一次冰河期考验;接下来就是文明。以上一步一步,《黎明之前》都以切实的基因证据和“不知为不知”的态度来探讨。

  书的较靠后部分,韦德提到,献身于描绘单一世界始祖语言的学者格林伯格,是如何被语言学家鄙视和围攻的。韦德认为,综合型学者用材料探讨更一般的问题时,会被专门学者敌视。描绘人类早期历史注定是一门综合学科,估计也会被来自各领域的专家白眼相待。在知识花园一角自得其乐的人看来,追求大而全的解释,是用错漏百出的猜测践踏一门学科应有的精准。但寻求“全本通俗演义”毕竟是最棒的人类智力娱乐;即使最渊博的专家如格林伯格无非是黑暗中摸象,总归聊胜于无。

责任编辑:lijia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