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补齐航母编队“最后短板”?!杰说军事 2017-05-17 |
近日,被网友们亲切称为“航母大奶妈”的901型补给舰再度引发热议。有网友发现这艘排水量超过4万吨的大型综合补给舰,已经抵达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某军港。有理由相信,901已经开始了第二次海试。多方猜测,901型补给舰是否会在年内服役。中国军事专家李杰介绍,“901补给舰不像大型战舰海试要求那么复杂,只要满足相关设计指标及完备保障能力即可 ”从这个角度看,901型补给舰很有希望在年内成为中国海军序列中新的一员。
901,航母编队“极重要拼图”
为什么一艘“要求并不复杂”的综合补给舰,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因为901补给舰是中国航母编队一块“极为重要的拼图”。因为没有综合补给舰,航母编队“要么走不远,要么走不快”。
071与901停靠在一起,可以看到901相比071大出不少
据消息称,901型综合补给舰的满载排水量超4万吨,或达5万吨,在中国海军中绝对算得上“大块头”。从网上图片来看,与901型补给舰停靠在一起的071型船坞登陆舰显得 “渺小”了很多,要知道071型船坞登陆舰也是排水量2万吨的大型战舰。
据李杰介绍,能够设计建造性能这么优异的大型综合补给舰的国家,目前只有美国和中国。综合补给舰的吨位越大,预示着保障能力越强。
以美国“萨克拉门托”级补给舰为例,这艘满载排水量51400吨的巨舰,可以携带177000桶燃油,2150吨弹药、500吨干货和250吨冷冻货。可以保障航母编队数月的油料、食品、弹药补给。
901各系统
中国目前的903/903A型补给舰满载排水量为23000吨左右,能携带燃油10500吨、弹药等干货680吨和250吨水。这样的装载能力,只能满足中近海补给的需求。
比如,2016年12月,辽宁号编队从宫古海峡前出第一岛链,从台湾东侧的太平洋区域绕一圈之后便南下前往海南岛,对于903A型补给舰的补给能力而言,完成这样的任务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想要满足中大型航母编队未来进行中远海任务的需求,901型补给舰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
远眺901型综合补给舰
用李杰的话来说,901补给舰“就是(航母)战斗群的力量倍增器”。因为,一艘901型补给舰能够为中国航母编队提供两个月以上的补给。从这个角度来看,把901型补给舰形容为航母的“保姆”、“奶妈”是非常贴切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排水量4万多吨的“大家伙”,身形也十分敏捷。从网上各种资料分析,901型补给舰的航速能达到25节甚至以上。虽然,目前还不清楚901会采用何种动力系统,是柴油机还是燃气轮机;但是901型补给舰拥有充足的动力保障,能保证它紧随中国航母编队的速度。
补了“极重要拼图”,依然还有问题!
901补给舰对于中国航母编队而言,如果真的实现在年内服役的设想,那么是否意味着中国航母编队的“重要的拼图”已经完成?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901补给舰即便入役,那么中国航母还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
首先,必须加强训练,因为在海上补给过程中依然有一定的危险性。李杰强调,在军舰进行横向补给作业时必须注意“伯努利定律”;当两个物体在行进当中如果有高速气流或水流的话,两个物体会发生相吸。
所以,军舰在行进间补给时,补给舰和接收补给的战舰必须保证航速不能太快。如果其中一艘太快,会形成压差,那么两艘军舰会形成相互吸引,很容造成事故。所以,必须两艘战舰必须适当降低航速,保持航速基本相等。
901雄姿
当然,训练的内容不仅包含补给舰与接收补给战舰之间协同性的“内部”训练,更要面对来自外部的“挑战”。
以美国航母编队为例,完成一次补给大概需要18个小时。在补给阶段,航母编队可以说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彪形大汉”。此时,如果敌对方突然从空中或者水下发动攻击,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整个编队损失惨重。当年,美国“小鹰”号航母编队在进行加油时,俄罗斯方面的1架苏-24和1架苏-27战机突破其防空网,飞临“小鹰”号航母上空。俄罗斯《消息报》讽刺得说,如果俄罗斯战斗机执行的是攻击任务的话,那么“小鹰号”早就被击沉了!
卡-28舰载直升机飞越海军补给舰
除了训练之外,901补给舰本身的装备体系也有不健全的地方。作为一艘大型的综合性补给舰,901在理论上应该可以执行“四种补给方式”,包括纵向补给、双横向补给和垂直补给,以及靠帮补给。901补给舰拥有三座高大的补给门架,可以保证纵向和双横向补给的有效进行。但对于纵向补给方面还有所欠缺,虽然901补给舰设有宽阔的舰尾直升机甲板,但是中国的直升机却不尽如人意。
据李杰介绍,美国的CH-46“海骑士”直升机,起飞重量11032.2千克,一次就可吊挂4535千克货物。而中国直-18直升机,起飞重量为13000千克,但是最大载重量不过3000千克。由此可见,901补给舰改进之处仍不少。
结语
901型补给舰,有可能在今年年内服役,届时中国航母编队可以展开更多中远海实践。但一艘战舰服役,就能成为补齐航母编队最后拼图,似乎有些过于乐观。
李杰
全军外宣常备专家,全国军事战略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国防教育师资库入库专家,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国防科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太平洋学会地缘政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长期从事军事战略、安全形势、武器装备、海洋军事等方面研究,撰写并出版了大量的报刊文章,学术论文,以及50余本军事和海洋方面的著述;尤其对航母的建造发展、作战使用及相关问题曾进行过长期的跟踪与研究,并撰写过众多的航母研究报告与专著;担任多家期刊编委及顾问,并作为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国防数字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及新媒体的特约嘉宾。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