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战”真能打赢未来战争吗?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2018-08-13

  编者按:

  改革后的人民军队现代化水平有哪些提高?形成了什么样的军事力量体系?具备了什么样的威慑和实战能力?近日,军事科技前沿《烽火访谈》栏目围绕“迈向世界一流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主题,邀请军事专家欧建平教授为各位网友进行系列解读。

  “算法战”是一个崭新的概念,2017年4月26日,由美国国防部正式提出。在这个概念的指导下,美国国防部组建了“算法战跨功能小组”,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机器学习等“战争算法”关键技术的研究。算法的基本含义是指对一类问题解题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和策略机制,常用于计算、数据处理和自动推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战争的艺术色彩渐淡,科学色彩渐浓,智能化趋势愈发凸显,而“战争算法”就是重要的技术支撑。

  对战争进行计算,应当说我们中国人认识最早。2000前《孙子兵法·计篇》就有深刻的论述,孙子认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夫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庙算,就是作战前要对战争进行周密谋划和计算。现代意义上的战争算法,严格地说是起源于德国。1811年的普鲁士宫廷战争顾问冯·莱斯维茨(vonReisswitz)制成了一个模拟真实战场的立体游戏,名为Kriegsspiel,即“战争游戏”。1824年,他的儿子约翰(Johann)把它发展成为兵棋,用兵棋来推演作战过程,受到普鲁士总参谋长冯·穆福林将军的赏识,并开始在普鲁士全军推广。

  由于兵棋推演中规则和计算等方面的复杂性,从上世纪中叶开始,西方一些军事强国开始尝试将手工兵棋转变为计算机兵棋系统,并应用于军事辅助决策活动。1995年,世界上第一套计算机兵棋系统JTLS(战区联合作战计算机兵棋系统)在美国诞生。据公开报道,2014年,我军耗时7年建成了首个大型计算机兵棋推演系统,这套系统包含了军事运筹学、系统仿真学以及前沿信息技术等方法手段,可以综合对战事进行模拟和推演。

  在人类战争史上,作为辅助战争决策的有效手段,兵棋推演在一些作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如在一战爆发前夕,德国的小毛奇将军利用兵棋推演发现,位于侧翼的两支军队可能会在战役结束两天前,陷入弹药不足困局。因此,他组建了两支机械化弹药输送营,很好地弥补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再比如二战中,在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海军就进行了多次兵棋推演,从而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了预案。海湾战争中,美军实施“沙漠风暴”行动前,第15空降军和第7军也进行了兵棋推演,推演结果所发现的问题、预知的困难及研判的进程,与后来实际军事行动高度匹配。这些战例充分表明,如果兵棋推演系统有精准有效的信息、科学合理的模型,推演结果就会有极强的预见性,甚至可以做到兵马未动,胜负已知。

  战争离不开算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尤其是随着类脑芯片的发展,战争算法将在处理数据、计算能力等方面发生飞跃,并与兵棋推演、人工智能和指控系统相融合,成为未来战前预演、战时感知与智能决策的关键。从根本上讲,智能化战争时代是算法和数据的较量。可以说,“算法战”预示着未来战争的变革、机遇与挑战,谁能抢占智能算法的制高点,谁就能做到:抢占先机,未战先胜。(作者:欧建平)

  出  品:科普中国

  科学顾问:欧建平

  监  制:战 钊

  编  导:金 赫

  摄  像:肖春芳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