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风暴席卷全球,军事应对将何去何从?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2018-08-14 |
编者按:
改革后的人民军队现代化水平有哪些提高?形成了什么样的军事力量体系?具备了什么样的威慑和实战能力?近日,军事科技前沿《烽火访谈》栏目围绕“迈向世界一流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主题,邀请军事专家欧建平教授为各位网友进行系列解读。
伴随着信息化社会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大数据自然也要引起军事领域高度关注。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实时的战场信息、各种侦察平台搜集的信息、作战指挥中心的每一道命令,都以数据的形成存在并发挥作用。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构成了最基本的战场生态。这对战争参与的人们来说,漠视数据就是漠视生命,丢掉数据就是丢掉胜利。积极发展和运用互联网、智能化和大数据技术,高效、准确、有序、科学地搜索、控制、分析、处理海量信息,才能真正掌握争夺大数据的主导权;才能真正将大数据优势转化为决策优势,继而转化为战场优势;才能真正穿越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所说的战场不确定性和“战争迷雾”。
面对大数据的蓬勃发展,美国军方已经敏锐地嗅到了它在军事应用上的前景。美国国防部有一个高级研究计划局,名字叫DARPA。在DARPA的主导下,美军启动了一系列有关大数据的研发项目,目的就是赢得信息化战争的数据主导权。比如,DARPA研发的影像检索与分析项目,针对军事图像分析员开发收集视频资料,为有价值活动与事件建立起预警功能,使分析人员能从海量视频库中快速、精确地检索特定视频内容,并能充分、高效地挖掘隐藏的有用信息。就像我们警察要从大量的视频中查找嫌疑人,用老的办法就是不停地看、反复地看。而运用大数据技术,输入关键信息,就能迅速准确的找到。美军击毙本·拉登,迅速找到并定位本·拉登,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大数据技术。
近几场的战争实践已经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一些颠覆性技术的发展,战争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些专家把它概括为三大变化:
一是战争变小,数据变“大”。信息化战争不再展现为一战、二战时的大规模场景,战争规模最大的也不过是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但深入到战场内部去看,信息化、智能化的武器正在大量广泛地运用。技术重构战场,反应在信息维度上,就是战场数据量急剧攀升。战争虽然小了,但人们掌握战场的数据却变大了。比如,阿富汗战争期间,一次小型反恐行动,美军的陆基、空基及天基全方位侦察系统运转一天就产生了53T数据。战术行动,体系支撑,如此量级的作战行动与战场数据,无论是对指控机构或作战人员,都是全新的考验。
二是战场变透,数据变“精”。以往的战争,真就像克劳塞维茨所说的,充满着“战争迷雾”。那么,在技术定义战争规则的今天,战场却变得透明了。战场为什么会变得透明,一方面,我们能够掌握战场的所有信息,不会让“战争迷雾”锁住。另一方面,我们能够从大数据中挖掘出“精准”信息,为军事行动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战场的透就透在数据占有上,数据的精就精在准确可靠上。
三是战法变活,数据变“聪”。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数据是死的,战法是活的。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化算法,把所谓的死数据激活了,变成了聪明的数据,并由此带动和影响战法创新,把战法也激活了。实际上,技术创新与战法创新,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深度联合,必然能够挖掘出隐藏在海量数据背后的作战规律,从而使作战运筹程式化、清晰化与标准化,而不是经验化、模糊化与随意化。
适应未来战场的这些新变化,我军要掌握赢得战争数据主导权,就必须加快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再向智能化转进的速度。转进的情况,建军90周年大阅兵有个场景可以作很好的注解。科技日报的记者问我们的空中指挥部指挥员:阅兵129架次战机,部署在多个机场,数千里之外,数千米高空,怎么能够做到精确到了一秒一米都不差?我们指挥员指了指身后的指挥方舱,说:我们靠得就是信息化指挥平台和空情大数据”。(作者:欧建平)
出 品:科普中国
科学顾问:欧建平
监 制:战 钊
编 导:金 赫
摄 像:肖春芳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