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隐身技术鼻祖:“透明塑料飞机”也能隐身?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2018-12-13

  在武器能够实现“雷达隐身”已经不再是新闻的眼下,各大防务企业已经走上了追求“光学隐身”的道路,即开发一种新的隐身手段,令飞机、战车和舰船表面能自适应地和周围环境保持相似的色彩,从而达到最大程度隐藏自身,欺骗敌人的目的。

  从技术复杂程度来看,应用了大量传感器和先进材料的“自适应表面伪装”毋庸置疑属于隐身技术中的前沿,其繁复丝毫不逊传统的雷达隐身。但鲜为人知的是,在雷达隐身的概念出现之前,就曾有一次全新的材料技术革命带动过“光学隐身”的风潮。

  

  图为法国NEXT公司的“变色龙”隐身验证模型。(来源:Vincent Lamigeon)

  臭名昭著的赛璐璐:不成功的首次尝试

  在一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当时的德国不免把目光放到了技术突破的路子上来。在这段时间里,航空作战无疑被视作是突破铁丝网-重炮-机枪战线系统的关键,而如何降低作战飞机在暴露在地面火力和敌军战斗机两重威胁时的损伤,就成了一个很关键的突破口。

  因此,迷彩很快被视作是一种可靠的伪装手段,并由此取代了早期飞机夸张的标识和涂装。不过,在掀起一股迷彩创作热潮的同时,德国空军的地勤人员也逐渐发现一个问题:西线一年四季当中,地表颜色始终都在不停变化,一种涂装能适用的时间实在是非常有限。

  而就在此时,一样全新的发明进入了德国人的视线:在1914年,美国人埃尔-赫德成功发明了透明赛璐璐片,这对于当时的动画产业无疑是一项革命,但同样使得德国人对于飞机隐身产生了全新大胆的想法:

  用赛璐璐片替代传统的帆布和木制蒙皮表面,将飞机整个“透明化”。

  

  图为一架用赛璐璐覆盖后机身框架的福克尔E.III战斗机。(来源:vault8)

  由于透明赛璐璐本身的生产瓶颈在1916年时已告攻克,所以用赛璐璐取代蒙皮的简单尝试并没有遇到多少困难。但当改装赛璐璐的飞机飞上蓝天,开始和未进行改装的同款飞机进行“对比测试”之后,麻烦却接踵而来:

  首先,在阳光并不充足的云下,赛璐璐的确表现出了极好的“透明效果”,使飞机变得相对不可见。但很快云开雾散,强烈阳光下赛璐璐发出的折射作用反而带来更刺眼的反光。

  其次,并非来自木质纤维素硝化,而是来自冰醋酸和乙酸酐对纤维素作用的“防火透明赛璐璐”虽然并不易燃烧,但更易吸水。而在强烈的日晒之后,赛璐璐会随即收缩到比安装时更紧的程度,最终不可避免地彻底损坏。

  这种特性最终使得德国空军放弃了这一计划。但遗存下来的记录和资料依旧有用,并极大地启发了后来者——新生的苏联空军。

  “隐身玉米”:被遗忘的隐身先驱

  在一战结束后,德国被禁止拥有空军和战斗机,但技术的交流仍在继续。而在30年代,德苏之间的军事交流终使得“透明塑料飞机”的想法重见天日,并得到了苏联空军高层的赏识,而实验很快就在著名的波-2双翼飞机(生产量最大的双翼机)上展开。

  当然,这一实验最初的步骤和德国人相同,都是使用全新的透明材料替代原本的机身蒙皮。但和德国使用的“耐火赛璐璐”不同,苏联人使用了法国出产的改良型醋酸纤维素产品Rhodoid。这款塑料使得波-2双翼飞机虽然看起来有些发黄,但极大地降低了强烈光照下反光带来的影响,也改善了蒙皮吸水后变形爆裂的问题。

  因此,苏联人终于能够大胆地将新材料蒙皮应用到整个机身,甚至是机翼和尾翼上。

  

  图为对比试验中的波-2透明飞机(右)。(来源:telenir)

  而测试结果也很令苏联人满意:在秋日的阳光下,在波-2透明飞机侧面要接近到700米才能看清它的轮廓,从上方或下方更是只能看到飞机本身铝原色的骨架和发动机部分,地面机场更是在波-2透明飞机飞行在200米高时就失去了对飞机的视野。

  最终,这一计划随着1936年苏联航空研究机构的改革变更以及合并而悄然终结,这些飞机并未在随后的战场上发挥过任何作用。不过,民用材料科学的进步始终带动着军事隐身学说向前走,这一点倒是在随后的上百年时间里贯彻始终,无论是雷达隐身还是光学隐身都不能例外。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旋钮工作室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