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手枪:那些潜藏水下的“杀手锏”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2018-12-19 作者:岳江峰 |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岳江峰
策划:宋雅娟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苏联研制的SPP-1水下手枪(图片来自于网络)
修长如箭的水下手枪子弹(图片来自于网络)
1989年12月,在地中海马耳他海域的一首轮船上,世界上两个平起平坐的头等大国元首——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戈尔巴乔夫进行了一次伟大的会谈,这是一场关于结束冷战的会谈。会谈期间,苏联的16名蛙人士兵担任水下警戒任务,他们手中携带了完全不为外界所知的SSP-1M水下手枪,直到此时,美国情报机构才发现,一直较难研制成功的水下枪械竟然被苏联军队捷足先登了。
从潜水员变身“杀手”说起
潜水员,俗称“蛙人”,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据历史记载,我国早在二千七百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经有潜水捕捞的技术,这是人类历史上有关潜水和潜水技术的最早记录。只不过因为没有任何保护工具,潜水时间都特别短。
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中,有一个案子叫《漕渠魅影》,讲的是唐朝时期,航行在邗沟的运盐官船屡屡覆没,船毁人亡,官盐不知去向。其中的缘由是,有一种被称为“水鬼”的强盗神出鬼没,潜伏水下几天不吃不喝,专干倾覆船只,盗取官盐的坏事。这也许是电视剧构造的最早将蛙人用于水下行动的案例吧。
进入20世纪以来,蛙人部队开始出现在战场上。先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蛙人炸沉了奥匈帝国最强大的战列舰“乌尼提斯”号;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组织的“蛙人特攻队”携带磁性炸弹炸毁了美国军舰。冷战时期,苏联也深受蛙人之害。
1955年10月29日深夜,苏联最强大的“新罗西斯克”号战舰在塞瓦斯托波尔母港被北约蛙人炸沉,608名官兵在睡梦中丧生。1956年4月,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乘坐最先进的“奥尔忠尼启则”号巡洋舰访问英国,遭遇受雇于英国军情6处的蛙人间谍暗算,虽然躲过一劫,但让苏联方面捏了一把冷汗。
“超空泡”让水下子弹游得更远
随着蛙人在水下的斗争日趋激烈,给蛙人配置高效的作战武器也成为了必然。在水下装备的激烈角逐中,苏联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苏联海军在20世纪60年代要求当时国防军工的重要机构——中央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专门的水下手枪,并将其命名为SPP-1,即“特种水下手枪”(Spetsialnyj Podvodnyj Pistolet)的缩写。
说着容易,做起来却很难。SPP-1水下手枪经历了近10年的漫长研究,总算在70年代初年派上用场,秘密装备苏军蛙人部队。总起来讲,研制水下手枪的最大难点在于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很多,子弹在水下“穿梭”飞行会受到水的巨大阻力。
如果子弹在水中以相对较慢的速度移动时,表面则会全部与水接触,受到的阻力极大,有效射程甚至不到1米。然而,在以相对较快的速度移动时,弹头表面会因为形成负压区而产生一团空气泡,将弹头的一部分或头部以外的地方与水隔开,这种现象就是空化,这种气泡称作“空泡”。
弹头速度越高,覆盖弹头的空泡就会越大,弹头外表面与水接触的部分就越小,随之而来的是水的阻力也就变小。当弹头速度达到足够快的时候,空泡覆盖整个弹头,这种空泡称之为“超空泡”,而这个现象就是“超空化现象”。
超空泡能够极大减小弹头在水中的阻力(减小幅度可达90%左右)。超空泡存在的时间越长,弹头的射程越远。而决定原始阻力大小一个重要因素是水的深度:水下越深,阻力越大,枪支射程越小。SPP-1在水下5米处的射程可达50米,而到了水下40米处的射程则只有5米。
水下枪弹究竟长得啥样?
苏联的SPP-1水下手枪有4支枪管,呈正方形排列,每管装有一发“箭”形子弹,每扣动一次扳机发射一发弹,4发弹射击完毕后.可由射手自行装弹。那么,为什么水下手枪的子弹会是一个长长的“箭”型呢?这还不得不从超空化原理说起。
由于超空化下只有弹尖与水接触,使得弹头部会产生一定的翻转力矩和初始角速度,并给自由的弹尾一定的摆动力矩。弹尾会摆动着撞击空泡壁(水与空泡接触的界面),接着被空泡壁弹回来,再碰击对面的空泡壁。如此反复,弹头会渐渐平稳进入平稳运动期,这种现象称之为“尾击”。它就像小蝌蚪在一个水管子里游泳,管壁将它的尾巴打来打去,不让它走到“邪路”上去。
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发现,越短的弹头在频繁尾击下越容易导致弹头偏航;而越长的弹头尾击发生的越早,频度也更低,更容易进入平稳运动状态,这也就保证了弹头不容易出现偏航。因此,大部分水下枪支都设计了细长的子弹。
水下手枪还会根据作战环境的需要进行特定设计。如为了解决水中操作问题,以便在水下戴手套能操作,它的扳机和扳机护圈都设计得较大。另外,为了避免水对枪膛、火药等关键部件的侵蚀,枪支需要做全部密封防水设计,接点处要装上可拆卸防护垫片,使用前需除去这些垫片。这一操作会增加战斗反应时间,降低实战效能。所以,水下枪支可以说是一种“狭缝”中长大的武器,在人们心目中并没有形成耳熟能详的强大家族。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