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互保毁灭理论:死亡之手的阴影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2019-03-06 作者:谢安

  洲际导弹,对于一个有核国家来讲这是最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年轻人会想起共和国阅兵时展现的“党费”,老年人则会想起当初美国人总想着往我国扔上两枚的民兵系列。然而,无论是中国的美国的还是前苏联的洲际导弹,实际上都是在核战争理念下的产物。

  核战争理论下的互保毁灭

  说到核战争,首先就要讲到这个互保毁灭理论。我们来假设反导武器的拦截效率可以高达95%,而敌人打过来了四百枚带核弹头的导弹来对一国所有城市做覆盖性打击,这样的话会发生什么?没有一个国家敢于承认他们将不得不放弃那5%的城市,但事实如此。

  所以,军事家们想出了个解决办法,简单来讲就是假设有个张三国要用核武器打李四国,那么,李四国要让张三国确认,一旦李四国被他用核武器攻击,李四国也会向张三国发射核武器。在这种威胁下,张三国就不会轻易发射核武器,而李四国若是用核武器打击张三国,也可能被张三国回敬以核武器。这样,双方就会投鼠忌器,人们称之为互保毁灭理论。

  这个理论发展到后来还演化出了更可怕的情况,即是如果张三用核武器炸了李四,李四不光会回敬张三核武器,还会向其他所有国家投放核武器,以免张三和李四在核大战中被摧毁,导致其他国家渔翁得利。

  

  核武器爆炸想象图

  对远程投送的需求

  根据这个理论,拥核国家不得不面对以下两个问题:首先,他们需要制造出足够多的核武器,而且这些核武器必要时刻得能摧毁整个地球。其次,他们需要能将这些核武器投放到预定地点的载具。

  前一个问题很简单,多造些或者造大些也就解决问题了。而后一个问题在导弹没有被考虑到时一直都让人挠头不已,而当时唯一的方案似乎只有空军派轰炸机从目标点上方把核弹扔下去,因为陆军和海军的原子炮射程不够,所以只能搞战术核武器,而即使他们只搞了战术核武器,却也还还因此发生过核泄漏事件,到后来爆炸当量可控、辐射强度则加强了的中子弹出现也就渐渐地再没人念叨这些原子炮之类的东西了。

  

  前苏联某型原子炮

  而这个时候的导弹则因为刚刚起步所以令人无语的弱,以苏联的P-1导弹为例,首先导弹弹头不可分离所以必须在飞行过程中保持稳定姿态(为此P-1加了四个尾翼),其次导弹不能在已加注燃料的情况下保存所以只能在发射之前现装燃料,精度的偏差更是惊人,笔者手上有一份1947年末苏联组织的11次火箭发射情况表,简单来说,表上的射程与横向偏差一栏都是以千米为单位。

  洲际导弹的发展思路

  而后来,美苏两国从德国的废墟里扒出来的导弹设计理论终于一点点地被科研人员吃透,在结构上出现了多弹头设计、预包装推进剂箱等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校正系统也一步步有了发展(虽然在一段时间里这大大加重了维护的负担)。由此,人们慢慢地认识到导弹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进而产生用射程足够远的导弹搭载核弹头攻击敌人的想法。而其最终的结果是诞生了一系列洲际导弹,有些甚至一直修修补补得用到了现在,比如美国现在还在用的民兵3弹道导弹。

  

  一枚在发射井中的民兵3洲际导弹

  值得着重提出的是,如果要给这种思想的开端立上个标志,笔者以为不该以所谓“第一个洲际导弹——SS-6”的问世来作为标志,因为所谓洲际导弹的标准只是人为定的一个数字,SS-6只是射程第一个过了这个数字的导弹罢了,更何况这个标准本身一直也不是固定的。

  笔者认为苏联正式通过决议进行核导弹研制的1954年4月10日是更好的一个标志,虽然研制出的P-5M只不过是在原有的P-5导弹上加装了核弹头及一系列专用设备罢了。然而无论如何,正是在这一型导弹上体现出了将导弹作为核武器运载工具的理念,也正是这款导弹在1956年2月2日带核弹头试射后,导弹成为了死亡之手上的“一根手指”。(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划重点

  1.洲际导弹的划分标准:一般认为射程达8000公里以上的导弹为洲际导弹,但标准不唯一,也有认为5500公里以上均为洲际导弹的说法。

  2.死亡之手:冷战期间苏联建立起的一个通讯网络,用以确保在出现特殊情况下(如核战争)能确保战略导弹得到反击命令,现今已成为核战争的一个代称。

  出品: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策划:赵清建

  作者:谢安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