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导试验“双箭一雕”究竟有何深意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2019-04-01 作者:兰顺正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兰顺正

  策划:宋雅娟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3月26日,美国防部导弹防御局发表声明称,首次使用GBI反导拦截弹进行了齐射拦截洲际导弹靶弹试验,两枚拦截弹先后击中了模拟洲际导弹再入飞行器靶标及其残骸。MDA局长塞缪尔·格雷福斯空军中将在声明中称:“这是首次GBI导弹针对复杂的、模拟实战的洲际导弹靶弹进行齐射拦截试验,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里程碑。”那么,这次试验究竟有何不同,值得美军对此如此重视呢?

  

  GBI导弹发射升空

  (图片来自网络)

  外空拦截主要靠“撞

  目前,在外空拦截战斗中,拦截弹主要采用动能拦截器(KKV,kinetic kill vehicle)为作为弹头,KKV主要由引导头、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姿态/轨道控制设备和电源等组成。与常用于拦截大气层内目标的近炸破片战斗部不同,KKV主要采用碰撞杀伤,原因在于拦截外空目标时,双方相对速度过高,达5~10千米/秒,目前的近炸引信技术难以在合适的时机精确起爆战斗部。而且不同于飞机这类一处受损、整体坠落的的脆弱目标,弹道导弹属于“一次性”用品,即使被身体打得千疮百孔,只要弹头部分能飞到目标区域起爆,也就完成了使命。所以破片战斗部对其破坏效果存疑。而KKV与目标碰撞时的质量至少为6~15千克,如此高的速度和质量碰撞时产生的能量可高达数亿焦耳,将会产生气化效应,形成几百万度甚至几千万度的高温高压等离子体,其瞬间的爆炸威力足以彻底摧毁现有的任何类型的目标,杀伤力强 。KKV有两种碰撞方式,一是直接碰撞方式,二是直接碰撞杀伤增强方式,直接碰撞杀伤增强方式是在制导精度满足不了直接碰撞的情况下,在拦截器上增设杀伤增强装置,如伞骨状钢条等,以增加撞击面积。冷战期间美苏研制的反卫星导弹,以及现役的弹道导弹中段、末段高层拦截弹大都采用KKV以确保拦截效果。

  

  KKV是目前外空拦截的主要手段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双箭一雕”确保成功

  如上文所述,外空拦截主要靠“撞”,但是这种点对点的方式对于精度的要求太高了,就像用一颗子弹去击落另一颗子弹,难度可想而知。美国1999年以来开始进行GBI导弹实验,该系列导弹至今已经发展了多个型号,其中Block 1\Block 2A\Block 2B是目前实际装备的,不过在过去的历次试验中,EKV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经常难以追踪,或者未能正确识别目标。尽管Block 2B型导弹在2017年以来的拦截试验中表现较为出色,但是现在弹道导弹突防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在实战中来袭导弹会采取机动变轨、释放诱饵、分导弹头等手段以躲避拦截。因此为了保证拦截率,在提高拦截弹本身性能的同时,也有必要采取“一对多”齐射的方式,在第一发脱靶或者破坏度不够的情况下,由后续弹药对付漏网之鱼。

  

  弹道导弹突防技术同样在发展

  (图片来自网络)

  “替补队员”责任更重

  此次美军的齐射拦截成功,并不是简单的“1+1=2”。据称,在试验中洲际导弹靶弹从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的里根导弹试验场升空,GBI导弹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基地的地下发射井中升空拦截。第一枚GBI导弹成功命中模拟洲际导弹的再入飞行器(RV)。随后一枚导弹“在观察残骸和空中残余目标后,确认没有找到更多的再入飞行器,随后它自动选择其辨认出的‘最具威胁目标’,然后对其进行攻击,精确按照它设计工作”。可以看出,第二发拦截弹虽是“替补”,但是责任更重,在第一发撞击以后产生了大量的碎片,第二发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复杂的情况中评估拦截效果,迅速找出依旧存在威胁的目标并准确撞上去,所以对拦截弹的目标识别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飞行控制能力以及整个指挥控制系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此次齐射拦截试验对于美国的反导能力建设确实意义重大。

  划重点:在外空拦截具备突防能力的弹道导弹,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活。此次美军采取“二对一”齐射的方式拦截洲际导弹靶弹取得成功,对拦截弹本身的目标识别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飞行控制能力以及整个指挥控制系统都是一次有力的检验,堪称美国反导能力建设中的关键性里程碑。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