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军控谈判的牺牲品潘兴II是怎样的大杀器?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2019-09-23 作者:邵永灵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邵永灵 军事专家

  策划:金赫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说到《中导条约》,潘兴II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个曾经创造了精度世界纪录、以美国一战英雄潘兴上将命名的导弹,刚一部署即被销毁,一身本领发挥的最大作用大约就是充当了美苏之间的“谈判筹码”——对潘兴II先进性能的忌惮是导致苏联最终同意“双零点方案”的重要原因。根据这个方案,苏联裁掉的不仅是部署在欧洲的中导,还有位于亚洲腹地的SS-20。这款昵称为“少先队员”、射程在5000公里的中导是当时苏联技术含量最高的导弹,使用固体燃料,公路机动部署,携带分导式多弹头。以SS-20换潘兴II,足以说明了潘兴II在苏联人心目中的分量。

  

  苏联SS-20中程弹道导弹

  潘兴II原本是作为潘兴1A近程导弹的改进型号研制的,其预研始于1974年。当时预计的改进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使用末制导提高导弹的精度,二是搭配钻地核弹头。至于导弹的射程,仍维持在潘兴1A的水平,即700公里左右,这意味着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可以不做调整。但是,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1977年,苏联开始在其亚洲国土部署针对西欧的SS-20中程导弹,基于对这款性能先进的导弹的担忧,美国陆军提出改变潘兴II技战术性能指标的要求,主要是将射程增加到1800~2400公里,这就需要重新研制火箭发动机。按照新要求研发的潘兴II于1982年6月开始试飞,1983年底开始在西欧部署。

  

  美国潘兴IA近程弹道导弹

  技战术指标调整后的潘兴II已不再是潘兴1A的改进型,而是成为一款全新的导弹,使用了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射程为1800公里。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精度高。弹道导弹自出现以来只使用惯性制导,这种制导方式的原理是利用惯性测量装置测出导弹的运动参数,形成制导指令,通过控制发动机推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时间,把导弹自动引导到目标区。惯性制导是以自主方式工作的,不与外界发生联系,所以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和隐蔽性,但是通常精度不高,对导弹的作战效果有较大影响。潘兴II导弹除了采用惯性制导外,在末段加上了J-波段雷达地形匹配制导,其工作流程为:当弹头再入大气层下降到距离地面大约15公里的高度时,雷达末制导系统开始工作,雷达以每秒2转的速度对目标区的地形进行扫描,并与弹上计算机里预先装订的图像进行比对,以确保弹头精确击中目标。雷达末制导的使用使潘兴II的精度达到了30米,最高可达25米,这在当时创造了弹道导弹精度的世界纪录,一直到新世纪才被其他同样使用了末制导的导弹追上。在这里顺便普及一个小常识,弹道导弹有没有末制导,看弹头的外观就知道了。因为末制导需要对导弹姿态进行调整,所以需要加装弹翼,而纯惯性制导的导弹弹头没有弹翼。

  

  美国潘兴II型中程弹道导弹

  潘兴II的第二个特点是作战反应快。潘兴II从进入戒备状态到发射的全过程可在5分钟内完成,而苏联的SS-20需要15分钟。潘兴II还具备无依托发射能力,依靠自动定位系统,可以在机动过程中随时停下来实施发射。

  潘兴II的第三个特点是弹头种类多。潘兴II既可以搭载核弹头,又可以搭载常规弹头。常规弹头能够穿透0.6米的钢筋混凝土层,适合攻击机场跑道。核弹头分两种,一种是普通型,一种是专门研发的钻地核弹头,可以钻入地下35~45米后爆炸。因为导弹的精度提高了,所以,潘兴II的核弹头当量大大降低,由潘兴1A的40万吨减至1~2万吨。研究表明,当量增加8倍,杀伤破坏力只增加4倍,而命中精度提高8倍,杀伤破坏力能增加到64倍。所以,减少当量不但不会影响潘兴II的作战效果,而且还大大减少了附带毁伤,这在敌我短兵相接、近距离接触时尤其重要。

  高精度和多种战斗部决定了潘兴II强大的打击能力。可以说,它是世界上第一款用于打击硬点目标的弹道导弹,可以在战役战术行动中攻击敌方的导弹核武器阵地、海军基地、机场、指挥控制中心、交通中心、发电站、水坝、军队集群等。特别重要的是,潘兴II虽名为战术导弹,但是1800公里的射程使它部署在西德就能够在几分钟之内打击苏联包括莫斯科在内的各种重点防护和深埋地下的目标,实际上发挥了战略导弹的作用。

  不过,潘兴II的问世实在有些不是时候。1981年11月,美苏开始谈判裁减欧洲的中导,里根提出一个所谓的“零点方案”,即如果苏联将部署在欧洲的SS-20、SS-4、SS-5撤出,美国就取消定于1983年底开始在欧洲部署的572枚潘兴II。这个显然带有“空手套白狼”味道的提议被苏联拒绝, 所以,美国只好按计划部署潘兴II。待潘兴II真的部署之后,苏联转而又坐下来与美国重开中导谈判。最后,美苏达成了“双零点方案”,即销毁两国全部的中程和中近程弹道导弹以及陆基巡航导弹,刚刚服役的潘兴II自然位列其中,成为美苏军控谈判的牺牲品。

  

  1987年12月7日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签署《中导条约》

  不过,关于潘兴II的传说并没有那么轻易就退出江湖。2009年6月,美国海军作战学院副教授安德鲁·埃里克森发表文章称,中国正在研制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可能使用了与潘兴II相似的末制导技术,此消息在使外界关注中国发展反航母技术的同时也再一次勾起了世人对潘兴II的记忆。当然,从现今世界弹道导弹的发展情况看,潘兴II的成就已经被其他导弹所超越,在2015年9.3阅兵中展示的东风26导弹无论是在精度、射程、通用性还是无依托发射能力等方面都在潘兴II之上。

  

  中国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