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怎样防灾减灾?

浙江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 2016-07-20

  一、粮食作物防灾减灾措施 

  1.及时抢收抢插。对未收割的早稻在洪水退后,及时抢收抢插,减少早稻损失,确保晚稻安全齐穗。 

  2.尽快排涝。受淹稻田,要尽快排除田间积水,及时清理沟渠、排水,减轻渍涝危害。当洪水退时立即洗苗、扶苗,冲洗叶片上的泥浆,以恢复叶片正常生长。 

  3.适施肥料。一季稻受淹后要及时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并配合施用磷钾肥和喷施高效叶面肥,促进水稻恢复生长。采取多次轻施的方法,防止一次施肥过多,造成肥害伤苗。 

  4.搞好病害防治。受淹的一季稻禾苗和晚稻秧苗,要搞好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宜选择叶青双、500倍液络氨铜或500倍液强氯精喷雾。 

  5.加强补种工作。对水毁绝收的早稻田、一季稻田和无法补救的晚稻秧苗,受灾农户一定要及时进行抢种补种。 

  二、 经济作物防灾减灾措施 

  1.雨后立即开沟沥水,做到沟通水干,排水良好,最大限度减少积水对作物的影响。 

  2.水灾后土壤肥力下降,要按不同作物的常用量施用速效肥,以促进作物尽快恢复生长。 

  3.水灾后病菌传播广,需要使用多菌灵等杀菌剂防治病害的发生。 

  三、蔬菜生产防灾减灾措施 

  1.引导农资经营户及时组织蔬菜良种(尤其是速生叶菜类品种:如早熟大白菜、小白菜、菜心、蕹菜、大蒜、萝卜、莴苣、豆角、四季豆等)以及有机肥料、地膜、薄膜等农资物资,确保菜农供应。 

  2.目前己经受灾,但尚能采收上市的蔬菜(叶菜类、茄果类、瓜类等),应抓紧时机采收上市,减少损失。 

  3.受洪涝灾害严重的菜田(水淹超过12小时),水退后应抓紧清理杂物,做好翻耕散湿、改种耐热速生蔬菜的准备。 

  4.加强蔬菜田间管理。对一般受灾菜地(未水淹垅面)的管理,主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不能积水,保证雨停水干;二是中耕除草,创造透气条件;三是防止病菌扩散,喷施广普性杀菌剂。同时在天气放晴后,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可以增施速效肥和磷、钾肥,但浓度不宜超过2%。 

  5.提倡应用“三避”技术,做好抢播抢种工作。选择抗性强、耐热耐湿的蔬菜品种,利用遮阳网、防虫网、桔秆等实用“三避” 覆盖技术,提前育苗,及早栽种蔬菜供应市场,弥补受害损失,增加菜农收入。(翠莲)

责任编辑:duhaitao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浙江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