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天文观测吗?

科普中国网 2016-07-22

  仰望无边无际的天空,充满求知欲的人类要如何去了解遥远、神秘的宇宙?没错,就是通过天文观测。

  说起天文学,它是一门既古老又新鲜的自然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就是广阔浩瀚的宇宙。天文学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天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就是通过观测来收集地球以外的其他天体的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其起源和演化。

   

  宇宙中的天体

  最早的天文观测是依赖于我们人类本身的生物功能——视觉来开展的。但我们的眼睛能观测到的范围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讲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天文学的发展道路上,对观测方法和观测手段的研究是一个重要方向。不断改进和拓展新的天文观测的方法是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永无止境的追求和使命,也是推动天文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而天文观测取得真正的大发展是在一样重要观测器具被发明之后,它就是天文望远镜。1608年,荷兰眼镜商李波尔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他受此启发制造了人类历史第一架望远镜。1609年,天文学家伽利略制作了一架口径4.2厘米,长约1.2米的折射式望远镜。这架望远镜将天文学带入了望远镜时代。随后在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又将天文望远镜作了改进,提高了放大倍数。直到今天人们使用的折射式望远镜还是这两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观测的手段也在不断进步。现代的天文观测已经从地面观测发展为空间观测,利用热气球、飞机、火箭、宇宙飞船等航天航空器,更近距离的观测地球以外的天体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特别是航天器观测,成功避开了地球大气层对天文观测的干扰。

  阿波罗17号登月成功

   

  尽管天文观测手段日新月异,但人类想要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头顶上的这片天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仅仅揭开了浩瀚宇宙的冰山一角,天文观测的进步需要人类投入更多的力量去探索。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