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阮可强:在被动的选择中踏实前行科普中国 2016-07-25 |
一生中唯一一次主动选择
我高中毕业填报大学志愿是1950年。当时我们国家刚刚解放,学生报考学校有两个思路:一个是报考东北老解放区的哈工大、大连工学院;另一个就是报考传统的清华、北大。当时社会上流行报考的专业也有两个:一个是航空系,另一个就是机械系。我还记得有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我们国家解放后需要建设,机械很重要。我报国心切,就填报了哈工大的机械系和清华大学的机械系。高考后,哈工大先发榜,我是机械系第一名。不久,清华也发榜了,我是第六名。我选择了清华大学的机械系。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主动选择。这之后,我所有的选择都是被选择。在清华大学上了一年之后通知我去苏联留学;我在苏联留学7年回国后被分配到二机部;不久部里又派我到苏联改行学习反应堆;回来后在二机部大楼里工作了五年,然后到原子能院工作一直到现在。
1956年,我从苏联毕业回国,在清华遇到了何东昌先生。他找我到家里聊天,希望我能回母校任教。只是二机部当时已经决定了让我到部里工作,如果当时让我自己选择的话,我想我会选择回清华当老师。
我们这代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思想单一,听从组织的安排,无怨无悔、踏实工作。从1956年到现在,57年过去了,我一直都没有离开核工业。就是在事业的低潮期,最困惑的那几年,我也会坚持等待。我心里一直有信念,相信国家必然会大力发展核事业。自己也一直明白这辈子我就跟核事业结缘了,不会再去做别的。一路走来,我仍觉得核工业对我们国家的贡献是很大的。一个国家核武器的成功研制和核能的发展决定着其大国、强国的国际地位。所以对于这次的被选择,我不仅无悔而且还觉得很幸运。
人简单了,就容易快乐
前几年,浙江省政府组织宁波籍贯院士回家乡看一看,在当地领导的陪同下我回到了我的老家慈溪县。我已经50多年没有回去了,这次回去,家乡有很大的变化。不曾想,还遇见了当年的一位邻居大姐,一下子就把我带回了那段简单、质朴、温暖的岁月。
我出生在上海。1942年日军占领了上海租界,我们全家从上海逃到老家慈溪。1942年至1945年,我在老家度过了我的小学和初中时代。那个时候,上学交的不是学费,要交粮食。中学离家里也很远,需要经过一条河。当时就是这位邻居大姐的丈夫划船带着粮食送我去学校。那时是抗战时期,大家生活都很压抑,但我的记忆里也有很快乐的事情。每到春天,田野里满是紫云英,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游杜湖、白洋湖。小船在芦苇里穿来穿去,湖水清澈,可见鱼游。我们在河里摸鱼、抓菱角吃。人的童年总是很难忘的。
1945年夏季,抗战胜利,我们从家乡返回上海,为了赶上开学的日期,母亲决定乘私人的海船回上海。这是一次有风险的航程,海上船颠簸得很厉害,大家都吐了,好几天没怎么吃东西。回上海后,我进入上海敬业中学继续中学的学业。敬业中学是有200多年历史的老学校,早年叫敬业学堂,教学质量很好。我至今还怀念高中时的数学老师王松龄。王老师教几何,在黑板上用手一比划,随手就画出一个圆,很圆很圆的。中学教育给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1950年敬业中学毕业后,我考取了清华大学机械系。
进入清华大学后,对于我这样一个穷学生来讲,一下子进到了这么好的大学,有那么多的名师,还有那么好的图书馆,唯一的想法就是好好学习,拼命吸收知识。我在清华读书一年,只进过两次城。一次是国庆学生们游行,乘大车到西直门;一次是学校为抗美援朝捐的东西,由数学系的一位老师和我负责保管,我们进城里典当铺里问价钱。那两次进到城里,我都很开心。虽然我在清华只读了一年书就去苏联留学了,但清华大学的名师和校训对我影响至今。
在清华大学机械系上了一年之后,系里从整个年级3个班100多人中,选了两名同学去苏联留学。其中一名就是我,当时听到特别高兴。我事前都不知道,也没有参加考试。系里通知我第二天去北大集合。去苏联前,给我们留学生每人发了五件套。两个皮箱子、一件狐皮大衣、一顶皮帽子、一双靴子、两身西服。当时觉得一个小毛孩子有狐皮大衣穿,高兴得不得了。
人简单了,就容易快乐。学习、工作中这样,生活也是这样。生活当中,我夫人对我的工作一直很支持。我在原子能院工作,家在市里。家里和孩子都是由夫人来操心的。当然礼拜天回家我也会做家务。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家务活就是搬蜂窝煤。上世纪80年代,送煤的工人会把煤块运到楼门口,我家住在6楼,我和夫人就想法子制作一个吊篮把煤块运上去。后来人家不送了,要自己到煤店去运,我和夫人又想法子,给木箱子安了4个轮子,先把煤块运到楼前,再用吊篮运上楼去。回头再想这些,心里就感到快乐、温暖。
我只有一个男孩。他的成长我没有操太多心,都是由夫人负责。我觉得我这个父亲做得比较差,心里有愧疚。跟儿子一起最快乐的事情是到了礼拜天我带着他去地坛公园放风筝。现在孩子在加拿大,在我心里,他就像那只风筝。
我今年已经80岁了,很多人觉得我不像80岁。问我有没有保养秘诀,我想了想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健走。我在原子能院工作这么多年来,从北区到南区一直保持步行。刚开始是因为家里穷,弟妹又多。我每月的工资除了自己的生活费以外都寄回给家里。没有钱买自行车就步行。后来有钱了以后,发现慢慢已经习惯了步行,也就一直坚持了下来。一直到今天,我有机会就走路,对身体很好。
责任编辑:刘帮勇
上一篇:古经今读应该怎么读
下一篇: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变成酸性体质?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