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如何感知时间流逝

科技日报 2016-08-05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很多,但是人类的大脑究竟是如何感知时间流逝的呢?有科学家认为,不管人类设计的计时器多么准确,人们对于主观的时间感知其实一直是扭曲的。

  英国心理学家韦尔登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制作了比实际时间快一点和慢一点的滴答声,先后拿给实验的参与者听。结果发现,听过快速滴答声的参与者会把时间估计得更长,听过慢速滴答声的参与者则把时间估计得更短。这个实验方法叫做起搏器—累加器模型。该理论认为,人类大脑内部有一个起搏器,会稳定地发出脉冲,就像体内的时钟一样记录着时间的流逝。随后,大脑会收集起搏器发出的脉冲,进入累加器,然后把脉冲的数量和大脑中的时间信息比较。因此,当我们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事物时,可能会觉得时间飞逝,当我们百无聊赖时,就会觉得度日如年。

  虽然起搏器—累加器模型足以解释大多数的现象,但也存在着难以解答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超忆症”患者可以记住生活中的所有细节,但是发生在前1秒或者10年前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区别不大。

责任编辑:刘帮勇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