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过度开发仍是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科技日报 2016-08-12 |
科技日报北京8月11日电 (记者张梦然)一项针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红色名录)中8000余种物种受威胁的信息分析显示,到目前为止,过度开发依然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最大原因。这篇文章发表在1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的评论版块。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于1963年开始编制,评估准则十分严格,是目前全球动植物物种保护现状最全面的名录,也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状况最具权威的指标。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西恩·麦克斯韦尔、詹姆斯·沃森及同事一直有所担忧,若着力应对气候变化,可能会掩盖影响动植物生存的更直接的问题。此次,他们研究了这份红色名录中8688种濒危或受威胁物种的相关信息,这些物种所属种组内的所有已知物种均已得到评估。他们发现,有6241个物种被过度开发用于商业、休闲娱乐或生存目的,如苏门答腊犀牛、西部大猩猩和名为中华穿山甲的有鳞哺乳动物因市场需求很高而遭到非法猎杀。另外,文章作者还表示,农业活动的扩张和强化也正在对他们所评估的5407种物种构成威胁,包括非洲的猎豹和亚洲的毛鼻水獭等。
文章作者总结道,保护人士疲于应对长期悬而未决的棘手问题,而将注意力转向更新的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即便如此,现在仍要呼吁所有关心地球生命的人,认真考虑目前所面临威胁的整体情况,重新聚焦旧有问题,其根本目的在于向公众及决策者反映情况的迫切性,并协助国际社会避免物种灭绝。
该观点以评论文章而不是研究论文的形式发表,《自然》的评论通常是关于一个特定话题,由权威专家投稿的有关科学研究及其后果的文章。
责任编辑:lijia
上一篇:手游“口袋妖怪GO”存隐患
下一篇:风灾中自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