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1.jpg

古人消暑——不只是扇子

新华网 2016-08-15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掐丝珐琅冰箱

  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全国很多地方都在遭遇比往年更高温的热浪,很多地方气温逼近40℃,连鱼都被热死了。空调整夜不敢关,吃着各种冰饮,穿得也是清凉到了极点,还是抵不住那烈日骄阳。享受着现代文明,好多人都忍不住感叹:古人遇到这种极度高温,该怎么办呢?

  其实,您真是替古人担忧了。现代人千万不要有太多的优越感,要知道,古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原始。人家不仅该有的一样不缺,还更惬意更有情调呢。


  凌阴藏冰图

  房子没有空调?自带降温功能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住在单元楼房里,没有风,闷热不堪,但一进入那种传统建筑如大庙或老院子,会顿觉阴凉。你的感觉没错,老房子的确更凉快。除空间高、通风好、绿化多外,你知道吗?连房子的屋檐都暗藏玄机。

  明代以后的建筑规制是:“檐步五举,飞椽三五举;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这简单的建筑法式,里面有大奥妙。

  那时,人们已经善于运用冬夏季日影的角度,设计出檐的角度。宫内的北房有了这个角度的屋檐,就能在夏至前后,屋檐遮阳;到冬至前后,阳光满室,使得房间内有冬暖夏凉之感。

  在柴海燕、王克陵所著的《先秦汉唐时期的避暑生活》一文中说,春秋时期各国建有特辟的冰室。《越绝书》说,吴国都城中,供夏日狩猎游乐休息时有冰室。《左传·吴太伯世家》里,也提到吴国宫室中有藏饮食的窟室。汉武帝时期,甘泉宫内设有依甘泉、冰室降温的设施。

  除了设计,老祖宗们也会搞点小心机。唐朝的时候,皇宫中有专门避暑的宫殿,叫含凉殿。含凉殿依水而建,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水面的冷气送入殿中。与此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的目的。

  《唐语林》卷四记载:“玄宗起殿……时毒方甚。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四隅积水帘飞洒,座内含冻。”由此可见,这种制冷设备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较高的降温能力。

  张仲素《宫中乐》诗云:“甘泉将避暑,台殿水光凝。”就是对凉殿消暑的赞誉。

  乾隆年间,一些能工巧匠在圆明园内,设计安装了一套名叫“水上明瑟”的机械装置。它其实是一台用水力驱动、带动叶翅旋转的风扇。很像现在的电风扇,只不过,是水动的。

  还记得《甄嬛传》里,夏天在房间里摆冰山的场景吗?没错,这个细节是有历史依据的。唐代显贵杨国忠,造冰山避暑。《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杨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座客虽酒酣各有寒色。”

  如今,在北京故宫的陈列品中,还有一种古代“冰冷空调”供游人参观。这是一个方形的、有金属镶裹的木头槽子,下端有孔,用来排除融冰。这种冰箱主要功能不为保鲜食品,而是用来吸热,以降低室温。它大约可容冰一立方米,吸热功效很好。

  另外,还有一种“冰箱”,是供御膳房使用的。就是在容冰器具中做一个内胆,胆被冰包围,胆内放置食品,以此冰镇保鲜。

  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铜冰鉴,就是证明战国时期用冰习俗的重要文物。此冰鉴为重要祭典或宴请重要宾客时使用,盖内铭刻“曾侯乙作持用终”。方鉴与方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季可置冰块于其中冰冷食物,冬季则可置木炭以温烫食物。既是最早的“冰箱”,也是最早的“烤箱”。


  古人喝冷饮图

  没有冰冻啤酒但有“挫糟冻饮”

  我们现在经常吃的冰激凌,到底是谁发明的?说法不一。流传最广的说法有二:一是罗马时代某皇帝不堪酷暑,其厨子从高山取冰拌以蜂蜜水果而成;二是元代的中国,就有把牛奶做成冰酪的习惯,很像现在的冰激凌。后来,马可·波罗把这种办法传到了欧洲。

  古代没有现在的冰品,但有了各种以冰为特色的冰食,其品种之繁复丰富,与当今不遑多让。


  挫糟冻饮

  《楚辞·招魂》里写道:“挫糟冻饮,酎清凉些。”王逸注曰:“言盛夏则为覆蹙干酿,捉去其糟,但取清醇,居之冰上,然后饮之。酒寒清凉,又长味好饮。”

  挫糟,指的是除去酒糟,留下清酒,将清酒冰镇,估计喝起来很像今天的冰镇啤酒。《齐民要术》中,专门写了夏季酿酒以供夏日饮用:将糯米蒸熟,放白醪酒曲,密封,夏日经一宿即发酵有酒味,“酒甘如乳”,想必类似。

  在唐代之前,采冰、储冰代价高昂,非极贵之人不可享用。汉代朝廷每年盛夏都要举行隆重的赐冰仪式,把凌室中的藏冰赐给文武大臣消暑。

  三国时,曹操曾在漳水边建造了一个装潢华丽、气势宏伟的冰井台,专用藏冰来降温。每逢酷暑天,曹氏父子常来此地,“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云仙杂记》说:“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可以说,那个时候,普通老百姓是与冷饮无缘的。

  到了唐代,世道繁华了,民间也开始出现卖冰的商贩,冷饮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如被大诗人杜甫推崇的“槐叶冷陶”,就十分流行。诗人是这样赞扬“槐叶冷陶”的:“轻轻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迎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著,香饮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比珠。”


  冰酪

  街头卖冰,在唐朝后便成了夏天最常见的一景。人们把果汁、牛奶、药茶、冰块等混合调制成冰冻的饮品,名叫冰酪。

  从《事林广记》《武林旧事》等宋人笔记所载来看,南宋时冷饮花样繁多。每到夏天,夜市冷饮店出售的果汁类饮品多达数十种,常要营业到三更天才结束。

  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的冰店里,就有冰糖、冰雪、冰元子出售。当时的冰镇酸梅汤,更是风味独特。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市)街上卖的有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宋刘松年的《茗阅赌市》、宋书家的《半茶图》,还把出售冷饮的场面画入画中。

  据《东京梦华录》等古籍记载,当时的一些冷饮,通常是在冷饮中加冰,其种类相当繁多。如沙糖绿豆、漉梨浆、木瓜汁、卤梅水、红茶水、椰子酒、姜蜜水、苦水(一种加冰的茶)、香蕈饮、紫苏饮、荔枝膏水、白醪凉水、梅花酒、金橘雪泡、缩脾观、冰雪、沉香水等。

  其实,当时还盛行一种甘菊冷陶。它的制法是:先用好米煮成稀粥,然后放进一些经过加工的甘菊作为香料,最后盛入器皿,放在清凉如冰的井水中进行冰镇,便成了很好的甘菊冷饮了。

  南宋诗人杨万里记述了小贩沿街叫卖冰块的情形:“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杨万里对冰酪大加赞赏,曾为此题诗一首:“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此时的冷饮,不仅品种繁多,而且脱掉了贵族化外衣,享用者已由朝廷的官宦贵族扩展到了庶民百姓。

  元代以后,冷饮有了新的突破。商人们还在里面加上果酱和牛奶,很像冰激凌。明清时,不少美味冷饮名品相继出现,仅《红楼梦》中就有酸梅汤、玫瑰露、木樨露、凉茶及玫瑰卤子汤等记载。

  没有色素,没有香精,全天然口味的香露花饮,读一读都让人口齿噙香。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宫廷木质冰箱

  冰从哪里来?冬天把冰藏起来

  说过了用冰山来降温和冷饮的故事,下面来说说冰从哪里来的。在人工制冰前,古人用冰全靠老天爷。没错,就是把冬天的冰收藏起来,等到夏天再拿出来用,就这么简单。

  中国古代藏冰用冰的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了。一般认为,至少从西周开始,就有了这个传统。而且,采冰、藏冰、用冰,都已经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最早关于藏冰的记载,出自《周礼·天官》:“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供)其冰鉴。宾客共冰……”这里的“三其凌”,即以夏季用冰数的3倍封藏。“凌人”一职,下设近百人的管理人员,已经有了系统管理。

  古人在取冰和开启冰窖方面,都遵循一定的时间,还有一定的仪式。比如,要祭祀水神司寒,因为水神尚黑,所以要用黑色的牲畜和黑色的粮食作为供品。取冰的时候,还要在冰室设桃木做的弓和棘做的箭来辟邪。

  取冰后,就是收藏。我们不知道3000年前的气候如何,但夏季非常炎热是肯定的。粗暴地靠物理办法保存冰块,现在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事实上,藏冰这件事也的确是靠天吃饭,长江以南,地气温暖,很少有大规模藏冰的记载。

  西周时期的冰库,建造在地表下层,用砖石、陶片之类砌封,或用火将四壁烧硬,故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当时的冰库规模已十分可观。1976年,考古人员曾在陕西秦国雍城故址发现一处秦国凌阴,容冰量可达190立方米。为保持藏冰的质量,要定期对冰库进行维修保养。《周礼》记载:“春始治鉴,夏颁冰,秋刷。”也就是说,古人冬季藏冰,春天开始使用冰库,秋天清刷整修,以备来冬再贮新冰。

  您还记得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里写到的西夏皇宫冰窖吗?隋唐时,人们又发明了深井贮冰法,使天然冰块的贮存期大大延长。当时人们利用打井技术,往地下打一口粗深的旱井,规制在8丈深以下,然后将冰块倒入井内,封好井口。

  这是充分利用地下深处温度比地表低得多的条件。夏季启用时,冰块如新。由于唐代的冰库多采用井藏法,所以唐人均称冰库为冰井。

  明清时期的冰库,则被称为冰窖。冰窖也建筑在地下,四面用砖石垒成,有些冰窖还涂上用泥、草、破棉絮或炉渣配成的保温材料,进一步提高了冰窖的保温能力。

  冰窖以京城最多,以皇家冰窖最为宏大。此外,民间也建筑了许多小型冰窖,还出现了专门以贮冰和卖冰为业的冰户。这就使冰库的数量大为增加了。


  曾侯乙铜冰鉴

  古人奇葩避暑法:用巨蛇缠身来降温

  可能是没有直接有效的方式,古人有的避暑方式非常有想象力。

  唐朝时,有一个御史,在自家宅子里修建了一座会下雨的亭子,号称自雨亭。“檐上有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意思是说,在溪流的上流修起水坝,用悬空的竹管引水上屋檐,形成人工瀑布。想起来虽然很麻烦,但的确很有情趣。

  不是每个避暑大招都需要兴师动众的。清朝的厉荃在《事物异名录·器用·竹夫人》中说:“(明)石珤《苦热行》:‘竹姬染汗光模糊。’按,竹姬即竹夫人。”

  苏轼还有一首《送竹几与谢秀才》诗:“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这个竹夫人,也是很有想象力的一种避暑用品。其实就是编青竹为长笼,抱着睡觉以取其清凉,又叫做竹奴、竹婆、青奴、竹夫人、竹姬。

  另一个传说就不那么有情调了。《酉阳杂俎》中记载:唐玄宗时,“申王有肉疾,腹垂至骭,每出则以百练束之,至暑月,常骭息不可过。玄宗诏南方取冷蛇二条赐之,蛇长数尺,色白,不螫人,执之冷如握冰。申王腹有数约,夏月置于约中,不复觉烦暑。”

  用冷血动物蛇环绕身体来降温,有没有浑身发麻的感觉?想想就寒碜人哪!

  

责任编辑:lijia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