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近亲”若比邻

新华网 2016-08-31

   

  这张艺术示意图展示了围绕红矮星比邻星运行的系外行星“比邻星b”表面的可能景象。比邻星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b质量稍大于地球,运行于比邻星周围的宜居带范围内。视觉中国供图

  寻寻觅觅,千回百转之后,人类终于在茫无边际的浩瀚星海中,找到了一位与地球颇为相似又近若比邻的“亲戚”。

  8月底,天文学家通过《自然》杂志向世人宣告了这个发现。严格来说,没有任何地球生物真正见过这位“亲戚”。自始至终,这些来自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研究人员,并没有亲眼目睹到这颗行星的真容。

  他们是在分析两架天文望远镜收集到的数据后,才发现离地球最近的系外恒星——比邻星,每隔11.2天就会摄动一下,向地球靠近一点再远离,如此反复循环。天文学家们“毫无疑问”地断定,这种摄动是由比邻星的行星引起的。

  他们还根据比邻星的偏移和质量,推测出了这颗“调皮”行星的“身份信息”,最后发现,它竟然是一颗离地球最近的“类地行星”。随着“主人家”姓,这位近在咫尺的“亲戚”被大家叫做“比邻星b”,我们姑且称呼它为“b星”吧。

  这颗个头稍大、质量为地球1.3倍的b星可就在咱们家门口4.2光年处,绕着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不分昼夜地转圈,转完一周,过完“一年”的时间是11.2个地球日。也就是说,在地球上,我们刚过完一个月,b星球都已经度过3个“年假”了。

  虽然个头与地球相差无几,但是b星与它的恒星之间的距离却仅有750万公里,这只是地球与太阳间距的二十分之一。这要在太阳系,b星如此“不知分寸”地与“主人家”亲密,那还不得被炎炎烈日的怒火烤得面目全非?幸好,它所围着的比邻星是一颗“温和”的红矮星,亮度只有太阳的千分之一,这种在地球看来过于危险的距离,反倒让b星占足了便宜。它从比邻星吸收的能量,大约相当于地球从太阳所汲取的七成。理论上,这种恰到好处的“体表温度”,还挺适合滋养液态水的。

  “平易近人”的恒星、合适的距离、岩石结构的体质,让b星所处的位置成为恒星宜居带,而在太阳系中,这个位置是专属于地球的,所以科学家们才觉得,b星或许是地球“失散多年”的“近亲”啊。如果它像地球一样,有着大气层的包裹,有着温室气体这件“保暖大衣”,那么这块风水宝地表面的液态水,就不会完全蒸发,也不至于全都冻结。

  既然b星或许能像地球那样,山清水秀空气好,还有着一个月三次的“年假”,那咱们何不趁早搬个家,或者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星际旅行?不过先别着急,还是听完科学家们的研究报告后,咱再做打算吧。

  天文学家提醒人们,这些目前都仍是未解之谜,还需要设法拍下b星的图像才能得到证实。但能够肯定的是,比邻星是十分活跃的恒星,b星所遭受的辐射,要比地球受到太阳的辐射强百倍之多。而这种致命的辐射,足以让微生物当场暴毙。此外,b星直面恒星的一面永远不变,就像月亮总是同一面朝向地球一样。如此一来,或许b星上的一侧总是酷暑难耐,而另一边的半球却常年寒冬。

  听完这些,你是不是早就知难而退,垂头丧气地哀叹“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呢?不过,千万别气馁。至于b星上是否会有生命存在,长期研究地外文明的卡夫林持谨慎态度,却不乏期待。“潜力肯定是有的。至少目前还没有生命无法在比邻星b上存在的理由。”好歹b星离我们近,“研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参与此次研究的天文学家阿尔蒂·哈泽斯认为,除了地球上的望远镜之外,在未来,星际太空探测器或许可以近距离探测b星。

  早在20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了系外行星发现的第一阶段,每年能够探测到一两颗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直到五六年前,第二阶段的开普勒时代悄然来临。这段时间内,人类发现了数千颗行星,了解到类似地球一样大小、岩石结构的“系外类地行星”是普遍存在的。如今,b星的发现,又开启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打开了第三阶段的大门,开始在“家门口”寻找人类有一天能够真正涉足的“第二家园”。

  以现有的航天技术,走完地球与b星之间4.2光年的路程,需要花上好几万年,所以有生之年,人类想去b星上一探究竟的梦想,怕是可望而不可即了。但在未来几百年里,随着科技发展,利用机器人进行探索也许将成为可能。

  就在今年4月,史蒂芬·霍金和马克·扎克伯格等几位名人公布了一项“突破摄星”计划。他们打算利用强力激光推动一种只有几克重的纳米飞行器,以20%光速的速度飞向比邻星,用20年左右的时间到达4.2光年之外进行探测,并向地球发回照片。这项计划因为幻想色彩太浓,太过脱离现实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可是,谁敢断言人类有一天不会到这位“亲戚”家串串门呢?任何大胆的计划都是从幻想开始的,我们本来就是爱做梦的生命。(陈锐海)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