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jpg

还能愉快地吃海鲜吗?

新华社 2016-09-07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5日发布的一份重量级报告显示,全球变暖令海洋越来越脆弱,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不断变异,威胁全球食品安全。报告由来自10多个国家的80名科学家完成,研究对象涵盖海洋中所有主要生物的生态系统。“我们都知道海洋提供这个星球需要的营养,我们都知道自己每秒钟呼吸的空气来自海洋,”IUCN世界保护区委员会分管海洋事务的副主席丹·拉福利说,“然而,我们正让海洋变得脆弱。”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水系统吸 收了因气候变暖而增加热量中的93%,承担陆地温度“空调”的重要作用,而与此同时,海洋生物的生活规律却发生大幅改变。报告指出,水母、海鸥以及浮游生物的栖息地向气候更寒冷的两极偏移了至多10个纬度。更高的气温也可能改变一些海洋生物的性别比例,比如海龟,因为温暖的环境更可能孕育出雌海龟。而且, 海洋温度升高导致海洋动植物种群疾病增多,食品安全也因此受到影响。海洋变暖也使得珊瑚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死亡,导致依赖珊瑚礁的鱼类减少。报告预计,由于鱼类种群分布变化,与1970年至2000年这段时期相比,东南亚地区捕鱼业产量到2050年将下降10%至30%。专家呼吁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力使用可再生能源。(王逸君)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社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法定新闻监管机构,同时也是世界性现代通讯社。
新华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的重要宣传舆论机构,从诞生起就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发挥喉舌、耳目、智库和信息总汇作用,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