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萧后冠西安首次露真容人民网 2016-09-08 |
中新社西安9月5日电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与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5日在西安披露,目前中国考古发现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隋炀帝萧后冠已完成实验室考古与保护,专家明确了萧后冠的基本结构、加工工艺、材料属性,为研究隋唐时期礼冠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田进摄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介绍,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间,考古发现了隋炀帝墓及隋炀帝萧后墓,在萧后墓出土保存相对比较完整的冠,是目前中国考古发现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冠。田进摄
由于萧后冠结构复杂、腐朽严重等原因,考古人员决定整体提取后进行实验室考古清理。2014年7月7日,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护送萧后冠至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合作开展清理保护。田进摄
“我们的总体想法是认真观察、谨慎清理、保守推进。”隋炀帝萧后冠实验室考古与保护项目负责人、“三秦学者”杨军昌告诉记者,考古人员开始时按照探方平面清理,提取萧后冠周围的文物。在冠的表面清理时以花冠花蕊为主,沿着花冠或花梗推进。在整个额箍清理出来后,以额箍为基准,贴着冠的框架向外,发现花树后,明确花树的结构组成,进而明确了花树与框架的连接关系。田进摄
通过实验室考古清理并结合无损X光探查,萧后冠首次露出真容。杨军昌说,萧后冠的框架由两博鬓、呈十字交叉的两道梁和呈环带的三道箍组成。其上花树13棵,花树由花梗、花瓣和花蕊等构成,在冠后脑位置有12块水滴形饰件。经过分析研究,明确了制作萧后冠所用铜、金、珍珠、棉、丝等主要材料,以及锤揲、掐丝、镶嵌、珠化等饰件加工工艺。田进摄
据史书记载,隋朝皇后冠应佩戴12棵花树,而萧后冠上却发现了13棵花树。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赵强认为,萧后虽是隋朝的皇后,但埋葬时已到唐代,13棵花树可能是一种礼遇。田进摄
赵强表示,此次实验室考古中,首次发现了南方地区隋唐时期的棉,为中国棉花的栽培与传播提供了新的资料,还首次发现鎏金铜珠化工艺制品,也揭示了隋唐时期铜钗、钿花复杂的结构与工艺特征,是中国实验室考古的典型案例。田进摄
责任编辑:lijia
下一篇:明代瓷器鉴定有四招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