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47.jpg

全球变暖还能做成音乐?

蝌蚪五线谱 2017-11-15 作者:李彤馨

  艺术家Stephan Crawford基于全球变暖的灵感,创作了音乐。

  在2013年的一个晚上,艺术家Stephan Crawford坐在旧金山的工作室里,想要通过一个移动的雕塑来表现地球的碳循环。他手里拿着一根金属棒,开始敲打他的工作台。而这时候,灵感来了!Crawford说道:“金属臂的敲击声让我想到了节奏,然后它就带我直接进入了音乐之中。”

  四年后,Crawford开始了“气候音乐”的项目,一群科学家、音乐家和作曲家根据气候数据创作音乐,然后举办音乐会,向公众传达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作曲家Erik Ian Walker目前正在演奏的这幅作品,长约30分钟,使用了从1800年到2300年,跨度达500年的气候数据。它包括对未来可能的两种情景的预测:一种是人类继续漫不经心地将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而另一个是我们幡然醒悟后,开始减少排放,试图将全球变暖控制在3.6华氏度以下。而这正是巴黎气候协议的目标,也是气候变化将跨入不可逆转和世界末日的门槛。

  这首曲子以平静的弦乐器开始,慢慢地围绕着鸟儿鸣叫的轻柔声音。随着19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二氧化碳浓度的持续上升,音乐就高昂了起来。到了21世纪初,音乐变得越来越刺耳;到本世纪30年代,音乐中充满了焦虑感,在本世纪末,温度上升了近9华氏度,此时的音乐显得很嘈杂,就像电视没有信号时的雪花声。这一表现还伴随着动画图表,展示了二氧化碳水平、全球温度和地球能量平衡的变化。在音乐会结束后,会有一个参与会议,人们可以分享他们的想法,与气候组织对话。

  Crawford的第一次实验是在2014年9月。当时他组织了一个“黑客日”,邀请音乐家和科学家到他的艺术工作室。八个小时的时间里,每个人都在一起创作气候灵感的音乐,下午5点,他们在观众面前表演了这首歌。

  Crawford表示:“在表演结束后,观众的反应都很强烈,这足以让我们相信,我们真的需要更进一步。”

  从那时起,气候变化项目的规模就变大了。该组织包括两名作曲家和四名气候科学家,在海湾地区举办了十多场音乐会,并希望扩大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Crawford表示,该组织正在努力开发一种VR性能。明年,它还将与旧金山的一所音乐学校合作,创建一个在线工具,允许世界各地的作曲家获得制作气候灵感作品所需的数据。这样一来,气候变化项目就能使其音乐和观众多样化。

  随着气候变化每天都成为头条新闻,《The Verge》采访了克劳福德,讲述了如何从气候数据中制作音乐,他在项目背后的动机,以及他对未来的计划。

  对于很多人来说,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但它又十分地紧迫,因此,Crawford表示,他希望能用这种方法带来不同领域的共鸣,而音乐正是这样一种自然的工具。在这个项目中,科学家们负责使用软件来跟踪数据,而作曲家则用创造性的方式,来表达这些信号。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一个可以直接将观众联系起来、由气候素养和行动组织组成的网络。在未来,Crawford希望该项目能影响到更多的人,该研究团队还会这个项目与舞蹈相结合,添加更多的内容,号召更多人加入,寄希望于以此方式让大家重视气候变化。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蝌蚪五线谱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