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球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治和预防方法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21-05-27 |
鸭球虫病是鸭养殖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侵害的是鸭的肠道,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该病对雏鸭的危害较为严重,多发生在2~3周龄的雏鸭,常引起急性死亡。,现从鸭球虫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鸭球虫病是鸭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的寄生性原虫疾病,各日龄的鸭都可以感染此病,但是对雏鸭的危害较大,常引起急性死亡,主要侵害鸭的肠道。鸭感染此病后极易发病,并且死亡率较高。鸭球虫病在夏季的发病率最高,可高达30%~50%,死亡率为20%~70%。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的呈上升的趋势,耐过的病鸭生长速度缓慢,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低,给鸭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发病原因引起鸭球虫病的主要原因是鸭在饲养过程中饲养环境不良,使得鸭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不适宜,通风不良加上饲养密度过大而导致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为球虫的大量滋生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饲养管理不当,在鸭出栏和入栏时没有选择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鸭舍、工具、饮水器、饲槽等消毒不彻底,粪便没有进行堆积发酵或者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导致球虫卵的大量存在。另外,在球虫病高发的季节,没有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预防,使鸭群极易感染此病。在鸭的饲养过程中,如果饲喂不合理,饲料过于单一,会导致营养不均衡,从而使鸭体质变弱,抗病能力下降,也是鸭患此病的主要原因。2.临床症状2.~3周龄的雏鸭是急性鸭球虫病的多发群体,这一阶段的雏鸭由网上转到平地饲养,极易感染此病,病鸭在感染后的第四天会出现一些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顿、畏寒、缩颈垂翅、喜卧、食欲减退,随着病情的不断加剧,病鸭会出现食欲废绝,渴欲增加,腹泻,排泄物为暗红色或深紫色血便,有时还带有灰黄色的黏液,伴有腥臭味。病鸭出现临床症状后会在当天或者第二天出现死亡,死亡率可达80%以上。能耐过的病鸭会在发病后的第四天逐渐的恢复食欲,死亡停止,但会出现生长发育受阻,生长速度及增重速度缓慢的现象。对于慢性型的球虫病,则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偶见腹泻的现象,这类鸭是球虫的携带者,成为散播鸭球虫病的病原。3.病理变化剖检急性死亡的病鸭会发现死鸭的身体消瘦,可视黏膜苍白,泄殖腔周围的被毛污秽,整个小肠呈现弥漫性的出血性肠炎,其中卵黄蒂前后肠道的病变最为严重。肠管的病变严重,肠壁肿胀、出血,黏膜j二有出血斑或密布的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有的为红白相间的小点,还有的黏膜上有一层糠麸状或奶酪状的黏液,或有淡红色或深红色胶胨状出血性黏液,但不形成肠心。盲肠明显肿大,内含有暗红色或者黄白色的豆腐状混有血液的内容物,肠上皮增厚、糜烂。4诊断方法对鸭球虫病可以根据病鸭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后观察到的病理变化,并结合病鸭的发病年龄、发病率、死亡率及该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诊断。接下来可通过实验室检查进一步的确诊。对于急性死亡的病鸭可用直接涂片检查法,从盲肠部位刮取少量的黏膜放在载玻片上,滴上1~2滴甘油水溶液或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后盖上盖玻片在高倍镜下检查,如果可见大量的球形裂殖体和裂殖子即可确诊为鸭球虫病。对于耐过的病鸭用漂浮检查法来确认,取耐过病鸭的粪便,用常规沉淀法沉淀后,取沉渣2~3g,加上64.4%的硫酸镁水溶液漂浮,充分混匀后静置20~60min,取表层液于载玻片上镜检,高倍镜下可见大量球虫卵囊即可确认。5 防治措施对于该病要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以杀灭病源。鸭感染球虫病是由于鸭吃了含球虫卵的饲料或者饮水,因此要加强鸭的饲养管理,选择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并将不同日龄的鸭进行分群饲养。一般网上饲养的雏鸭由于接触不到虫卵,一般不会患此病,当转为平地饲养后,饲养条件发生变化,雏鸭在活动、采食、饮水时接触到受污染的垫草、饲料以及饮水后就会感染此病。因此,要加强鸭舍的环境卫生,鸭舍内要经常的更换垫料,及时清理舍内粪污,并定期的对舍内环境以及工具等进行清扫和消毒,做好日常的通风工作,保持舍内清洁、干澡、空气新鲜。做好消毒措施,针对球虫卵囊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来处理病源,生产上多采用生物发酵法,利用发酵产生的热来杀灭球虫卵囊和病原体,同时定期使用消毒剂对鸭舍、用具进行消毒,注意消毒药剂要轮换使用,防止产生耐药性。治疗。对发病鸭群要及时选用抗球虫的药物,如可将复方磺胺六甲氧嘧啶和三甲苄氨胺嘧啶按照5:1的比例,按0. 02%的用量混合在饲料中,让病鸭连用7天,停药3天后再用7天。但是要注意在不可给产蛋鸭使用磺胺类药物,否则会导致产蛋量下降。在治疗时要对症治疗,对于脱水和排血便较为严重的病鸭要用止血敏或者维生素K对症治疗,以免影响治疗效果。编辑:姚晓娟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鸭黄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下一篇:鸭出血性卵巢炎病的诊断及其防治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