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牡丹栽植管理技术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21-05-24

  药牡丹系毛莨科芍药属落叶小灌木,为常用中药,以根皮入药,其适应性强、产量高、质量好,每667 m2可收干丹皮500 kg。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选地整地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平地、坡地均可。土层要深厚、肥沃、疏松。土质以沙壤土为好,忌盐碱地和湿黏土。前作以芝麻、玉米等为宜。土壤要求深翻60 cm,整地务求精细,排水必须畅通。2   种子繁育牡丹从播种到药材收获需5年时间。第一年秋季用种子育苗,第二年秋季移栽,第五年秋季收获。2.1   种子选择与处理采收种子要选用4年生以上生长健壮、向阳处生长且无病虫害的植株。7月份种子成熟而种果没有裂开时,及早摘下,摊在室内地上,厚约10 cm,过几天翻动1次。到8月份种果裂开时扫起,扬弃果壳,把种子收存在布袋中。播种前剔除瘦瘪和色泽不好的种子,选择粒大、饱满、有光泽的新鲜种子,用50 ℃温水浸泡一昼夜,使种皮变软脱胶、吸水膨胀,这样易于发芽。2.2   播种牡丹要选用新鲜种子作种,种子不要晒干,否则播后不易出苗。播种时间是8月中旬至9月上旬。采用条播,行距20 cm,沟深5 cm,粒距3 cm。下籽后覆土压平,稍加镇压。2.3   苗期管理播种后,为防止冬季干旱、受冻,应在畦面盖草。翌年2—3月幼苗出土前,及时揭除盖草。底墒不足或冬季严重干旱时,应浇水1次。幼苗期要经常松土、除草、浇水。为使幼苗生长健壮,4月上旬、6月上旬各追肥1次。2.4   育苗1年后苗高约15 cm,于秋季落叶后移栽。移栽地需施足底肥。按行株距50 cm×40 cm、深30 cm挖坑,每坑栽大苗1株。填土时使根伸直,根颈部略低于地面1~2 cm,踏紧土壤。若底墒不足,应灌足定根水。 3   药田管理3.1   松土除草生长期间每年松土除草10次,保持地内无杂草、土壤疏松。3.2   施肥初冬或早春,在植株周围挖穴,每株用1 kg土杂肥和50 g化肥混合施入。开花前后再追肥1~2次,注意避免肥、泥溅污茎叶。3.3   浇水与排水每次施肥结合浇水。春季萌芽时浇水1次,夏季干旱时也要浇水,入冬前还要浇水1次。雨涝要及时排水。3.4   摘蕾与修枝除留种和售花外,春季现蕾后即将花蕾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摘蕾要在晴天上午进行。10—11月剪除枯枝、徒长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4   病虫害防治4.1   叶斑病多发于夏至到立秋之间。起初叶面出现黄色或黄褐色小斑点,1~3 d后变为黑色斑点,此后逐步扩大成不整齐的轮纹,严重时叶片全部枯焦凋落。天气燥热,蔓延尤为迅速,常常整片地块全部染病。防治方法包括:①清洁田园;②用1∶1∶150的波尔多液喷洒叶面,7 d一次,连喷数次,若当时气温高,可用稀释为1∶1∶200的波尔多液喷洒。4.2   根腐病据检验,根腐病为一种真菌侵袭药用牡丹植物体所致。该病初发时难以发现,待从叶片上看出病态时,其根皮多已溃烂成黑色,病株根部四周的土壤中常有黄色网状菌丝。该病为常见病害,呈散在性发生,植株染病初期叶片萎缩,继而凋落,最后全部枯死。若不及时防治,将蔓延到周围植株。尤其是阴雨天土壤过湿,蔓延较迅速。防治方法包括:①伏天(7月份)应翻晒地块;②发现病害后,应及时清除病株及其四周带菌土壤,并用1∶100 硫酸亚铁溶液浇灌周围的植株,以防蔓延感染。除以上常见病害外,还有炭疽病、锈病及牡丹白绢病,但发生较少。4.3   虫害主要虫害有蛴螬、尺蠖、卷蛾、螨类幼虫等,一般可用敌百虫进行防治。5   采收加工定植后3~5年即可收获,以4年为佳。8月采收者称“伏货”,水分较多,易加工,质韧色白,但质量和产量均偏低。10月采收者称“秋货”,质地较硬,加工较难,但质量和产量均较高。采挖要选在晴天进行,将植株根部全部挖出,抖去泥土,剪下鲜根,置阴凉处堆放1~2 d,待其稍失水分而变软(俗称“跑水”),除去须根(丹须),用手握紧鲜根,扭裂根皮,抽出木心。优质药材凤丹皮均不刮皮,直接晒干。根条较粗直、粉性较足的根皮,用竹刀或碎碗片刮去外表栓皮,晒干,即为刮丹皮,又称刮丹或粉丹皮;条较细、粉性较差或有虫疤的根皮,不刮外皮,直接晒干,称连丹皮,又称连皮丹皮、连皮丹或连丹。加工时,根据根条粗细和粉性大小,按不同商品规格分开摊晒,以便投售。药牡丹可产鲜根800~2 000 kg/667 m2,折干率为30%~35%。编辑:刘琴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研究员 王圆荣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