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曲霉防治技术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20-10-06

  曲霉曲霉属半知菌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菌种培养时常见的有黑曲霉(A.niger Van Tieghem.)、黄曲霉(A.flavus link.)、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灰绿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等。

  1、形态及症状曲霉菌丝体发达,具隔膜,多分枝,培养料表面菌丝体绒状,分生孢子从厚壁而膨大的菌丝细胞垂直生出,顶部膨大成椭圆形或半球形,表面产生放射状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呈黑、绿、褐、黄等,因此,菌落呈各种颜色。常发生于棉花塞或瓶颈交接处或培养面上,初期污染为小斑,后逐渐扩大,用放大镜可看到一丛丛的色斑,呈绒状,絮状或厚毡状,有的略带皱纹。曲霉与食用菌争夺养分、水分,并分泌毒素抑制食用菌生长。2、传播曲霉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及各种腐败的有机物上,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曲霉要利用淀粉,培养料含淀粉较多或碳水化合物过多的,容易发生曲霉污染;温度为25~30℃,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通风不良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3、防治方法应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原料,添加0.1%~0.2%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0.1%的克菌灵粉剂;其他防抬措施同青霉的防治方法。 编辑:柳晓林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  研究员  郭尚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