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蛟龙”人 铸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中国广播网 2018-04-20 作者:郭淼 |
2012年6月30日,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再次冲破7000米深海,达到7035米,完成了全流程功能验证等各项深海科考试验,顺利返回海面,标志着深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取得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拥有世界上作业深度最深的载人潜水器。
而为了这一天,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蛟龙”人已为之奋斗了十年,一次次设计、一次次试验,他们用实际行动浇铸了“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谱写了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从几个人到一群人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毛主席就提出要“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寄托了先辈们探知海洋、利用海洋的梦想。在前不久召开的两院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做好深海资源开发,保护海洋权益,并专门提到“蛟龙”号的新突破。为实现这一梦想,几代人为之奋斗,并梦想成真。
2002年6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把7000米载人潜水器列为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在国家科技部、海洋局的领导和中国大洋协会的具体组织下,作为载人潜水器总师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联合中科院有关单位,负责载人潜水器总体研制,在12个分系统中承担载人潜水器总装与集成、水面支持等10个分系统工作。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立项之初,我国研制过的最深载人潜水器只有600米,从600米到7000米,是一次非常巨大的技术跨越。首先是材料问题,什么样的材料才能让“蛟龙”在7000米深水巨大压力下是一条“龙”,而不会变成一条“虫”呢?在水下7000米的密封及绝缘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研制之初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谁能担当这个重任呢?当时,国家科技部、国家海洋局领导和专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徐芑南研究员。他长期致力于我国深海装备研究,负责我国多项深海装备技术开发,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功底。当年,徐芑南研究员66岁,已经退休去国外生活了。当他听说这个项目时曾犹豫过,万一做不出来,就有可能毁掉他一辈子的成就,他的家人劝过,他的朋友也说他,但这没有挡住他回国的脚步,他深知在这个时候国家最需要他,他放弃国外生活,带着老伴回到所里,接受组织安排,勇挑7000米深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重担。
在他的感召下,作为我国首批长江学者,七○二所原所长崔维成研究员提前结束手头工作,也加入进来,出任第一副总设计师,后来,为了我国深潜事业发展,他毅然辞掉所长职务,专心扑在“蛟龙”号的研制上。胡震、侯德永、叶聪、程斐、杨申申等一批年轻的科研人员也加入了,一支拥有老中青三代的载人潜水器创新团队很快组建起来。随着项目的逐步深入,中船重工的七○一所、七一二所、七二五所、六九七一厂等单位也参与到项目的研制中。在徐芑南总设计师的带领下,项目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科研小组各负其责,虚心学习求教,相互交流启发,克服各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7000米深海装备研制,每一步都走得艰难而又踏实,每一步都向着中国载人深潜的希望与未来迈进。
从没有图纸到一套套图纸
研制7000米深海装备,我国没有任何技术资料,更没有实战经验。对“蛟龙”号团队来说,不亚于第一次吃螃蟹。吃螃蟹首先要吃“刺”,把最难啃得先啃掉。项目组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讨论,认为7000米深海装备材料是第一关键。
钛合金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耐腐蚀等特性,可是,这种材料尚未在我国的大型深海工程中使用过,没有图纸、没有规范、没有标准。为确保安全,科研人员边摸索边前进,对钛合金材料进行了强度、冲击、疲劳、变形等一系列试验,掌握了钛合金材料在水下的特性,画出了第一张图纸。但是潜得下去,还要浮得上来,因此,浮力块是潜水器的另一大主要组成部分,仅对浮力材料的优化设计就诞生了数百份图纸和30多篇学术论文。为了挑战7000米海底的能量供给,科研发明了一种极其大胆、又极其巧妙的电池——敞开式蓄电池,这种电池既浸泡在海水中,核心部件却与海水隔绝,经过特殊设计,即使倾斜60度,电解液也不会与海水接触。
为了确保“蛟龙”号安全布放、回收,科研人员对“向阳红”母船进行改装设计,可应对5级海况。为了保障水下通讯,科研人员仅用了21天的时间完成了系统的研制、生产和调试……多年的技术攻关,从没有图纸到一摞图纸,再到一套套图纸,从总体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到总装联调、水池试验,再到海试,每一张图纸、每一次试验都浸透着科研人员的汗水,都由我国科研人员独立完成。
经过7年的攻坚克难,以中船重工为主的近百个科研单位和企业齐心协力、勇往直前,在耐压密封、水下通讯、生命支持、水面支持等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国内整体深潜技术由几百米向数千米跨越。一批年轻科技人员在工程实践中也逐步成长,成为国家海洋装备开发的骨干,也锤炼出一个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科技创新团队。
从六百米到七千米
2009年8月以来,“蛟龙”号开始从陆上试验转入海上试验,先后进行了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7000米级海试,而每一次海试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挑战极限,每深潜一米都是一次勇攀高峰的真实行动。
50米海区是“蛟龙”号进行海试的第一站,首次下潜极具挑战性。作为“蛟龙”号副总设计师,崔维成主动请缨,带领两位年轻人首次下潜试验。在随后的三个级别的海试中,他依旧保持了这一惯例,冲在最前面,完成首次下潜任务。副总设计师崔维成的行动感染了团队,为年轻的科研人员带了个好头、树立了好榜样。
2009年10月3日,恰逢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参试队伍仍在海上奋战,上午9时17分,叶聪等三名潜航员驾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1109米深度,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记录,用实际行动向祖国60华诞献礼。在一次海试中,潜水器液压系统控制电路出现了故障,杨申申、程斐、王磊等主动请缨,对控制单元进行了缜密分析,经过2个昼夜不停地分析和推理,在数以千计的导线中找出短路点,在缺材料、缺通讯的万般艰难海上条件下,将潜水器液压系统奇迹般地恢复到了完好状态。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42潜次入水瞬间,因海试现场风高浪急,采样篮意外丢失,试验被迫中断。没有采样篮,就无法在海底取样,科学实验就没有办法进行,海试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在最短的时间恢复海试,14名参试队员冒着酷暑,盯着骄阳,画图纸、找材料,切割焊接、安装油漆,用最短的时间一只新的采样篮又安装在潜器前方,保证了海底取样和潜水器坐底试验的顺利进行。团结协作、拼搏奉献成为他们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此后的3000米级海试中,他们共完成17次下潜,最大深度达3759米,创造了水下和海底作业9小时零3分的记录。5000米级海试试验克服了距离遥远、海况恶劣、净海措施难以实现等困难,创造了9小时14分的水下和海底作业时间新记录。
刚刚结束的7000米级海试中,他们6次下潜,4次刷新我国下潜记录,3次突破7000米,创造了7062米的最大下潜深度使我国成为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50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拥有世界上作业下潜深度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实现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和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深海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正如一位参试队员在日志中的一段话,道出了所有海试队员的心声。“在海上的生活很艰辛,但再苦再累也很高兴。不管晚上加班到半夜还是早上五点半起床保养潜器,不管日晒还是雨淋,我感到很光荣很骄傲。”
正是这种崇高的使命感与荣誉感,支撑着队员们奋力拼搏,正是这一次次拼搏、一次次试验,浇铸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他们前进、前进、再前进,走向深蓝,把中国人的足迹拓展到海洋深处,把全国人民的心与浩瀚的大海紧密地拴在一起……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西迁精神”的由来与内涵
下一篇:载人航天精神的由来与发展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