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7).jpg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大美科学 2018-12-18

  

袁隆平

  袁隆平一生追求的梦想: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如今,杂交水稻已推广到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也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经历过饥荒的袁隆平,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解决粮食增产问题。1964年,他在籼稻田中找到了一株奇异的“天然雄性不育株”;1970年,在海南寻到不育野生稻,并命名为“野败”;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实现了“三系”配套成功;到1995年,两系法杂交稻研究取得突破进展;1998年超级杂交稻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2017年,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1152.3公斤,最高亩产达1209.5公斤,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

  植物雄性不育的主要特征是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花粉,但是其雌蕊发育正常,能够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除了杂交水稻之外,袁隆平致力攻克的另外一个难题是“海水稻”的研发,2017年,开始在白泥地实验基地进行耐盐碱水稻筛选,研发主攻方向集中在杂交稻的配种育秧上。2017年9月,其中一个选育品种小面积测产最高产量达每亩620.95公斤。2018年6月,他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测产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

  在“海水稻”取得阶段成功、备受瞩目的同时,质疑争议接踵而来。“海水稻”与海水毫不沾边,名不副实?大批良田都得不到充分利用,在产量低、种植难度大的盐碱地试验价值何在?“海水稻”耗费大量淡水资源?

  水稻试验田

  但每一项科学成果,总会在不断探索、试错中产生;创新总与争议并行,从而促进了科技进步。相信在未来,通过不断观察、实验、探索,一定能找到了改变全人类粮食问题的另一种“可能性”。

  “巨型稻”,能否载起稻穗的未来? 

  稻穗“压弯了枝头”是幅美景,“瘦弱的”稻秆恐不能承受稻穗重量的无限增加,矮秆稻产量创新好似要遇瓶颈。寻找生物量更大的水稻品种就成为稻米生产发展的必然。“巨型稻”便应运而生。

  巨型稻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在现有优异种源的基础上,运用突变体诱导、野生稻远缘杂交、分子标记定向选育等一系列育种新技术,研发出2米左右的巨型稻,它具有株形高大,集散适中,叶挺色深,光合效率高,茎秆粗壮达到18.5毫米,抗倒伏,抗病虫害,耐淹涝。

  巨型稻有自己独特的种质材料优势,但亩产离水稻亩产世界纪录还有一段差距,农民采用大众化的种植管理方式可以轻松种出850公斤水稻。同时巨型稻株形高大,稀植,叶茂且冠层高,这就为蛙、鱼和泥鳅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具有适宜种-养结合的优势。水稻新品种的研发,种养模式的试验,无论是高产稻还是巨型稻,都在探索水稻发展和农民生产的新途径。

  人类改造水稻的脚步从未停止。直到现在,水稻仍旧养活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未来,更多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将会出现,更多地解决人的吃饭问题。人类对它的追求和改造,逐渐形成了独有的种植文化,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看那一环环一片片、一望无际的丘陵水稻梯田,绵延在高原山间,无不令人眩目而惊叹

  世界最大人工“水稻梯田”——科迪勒拉水稻梯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不同种类的稻米

  水稻是美的,它因淳朴的外表、淡淡的飘香而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更佳音”。人类对它的追逐这一穗穗压低了杆的稻穗,一粒粒洁白的米,它陪伴着我们一代代、一辈辈,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它晶莹一如从前。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大美科学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