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侧记:行万里路 谋万家居

中国科学报 2018-12-18 作者:吴昊

  2012年2月14日的人民大会堂气氛隆重祥和,年已九旬的吴良镛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了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一刻,这位一生致力于建筑规划的大师得到了国家授予的最高科学荣誉。“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正是源自这份关注普通百姓的朴实情怀,他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家居。”这句座右铭,恰恰是这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一生的写照。

  下一个作品最好

  当被问及对自己哪项作品最满意时,吴老笑眯眯地回答:“下一个。”这个回答曾颇让记者诧异。毕竟已是90岁高龄,换做其他老人,也许都在抓紧梳理自己的经历,回忆一生中的亮点。

  不过,当了解到吴老现在的日常安排后,这种诧异片刻烟消云散。

  指导博士研究生,修改论文精细到标点;亲自给研究生上课,领导一个团队编写《中国人居环境史》,承担着“京津冀”规划项目……这是吴老目前的状态。要知道,这是一个中风后经过两年康复重返岗位的米寿老人的工作量。

  2008年,86岁的吴良镛病倒在了工地上。接下来的近两年时间里,吴老一直住院康复。当获知能工作后,他马上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建筑设计的实践中。

  正是这种永不停息的精神,让他从不满足于任何成就,时刻期待着自己的“下一个”,虽然,他取得的成就,在常人看来仍难以企及。

  从天安门广场改建工作、唐山地震改建规划、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等重大项目,到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产业园和总体规划,再到泰山博物馆、江宁织造府、孔子研究院、汶川映秀中学重建设计……吴老的创作实践数不胜数。

  不过,吴老始终认为“民惟邦本”,他一生致力于“谋万家居”。这种情怀与对建筑设计的理解,获得了各界的认可和回报。正是为老百姓改变生活环境、同时与旧城风貌保护相和谐的“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为他带来了极高的荣誉——联合国世界人居奖。

  在菊儿胡同工程的改造中,吴老“有机更新”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改造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不能大拆大建,要保留相对完好者,逐步剔除其破烂不适宜者,进行循序渐进的有机更新。

  其实,吴良镛更倾向于自己是建筑教育者。“真正的实践,大部分是在退休之后完成的。”在吴良镛看来,教书育人、构建建筑理论却是他大半辈子一直在做的事。

  1987年,吴良镛正式提出“广义建筑学”概念,1993年,提出“人居环境学”的设想。199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举行,他负责起草了《北京宪章》。

  吴良镛在建筑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亚洲建筑师》一书称其为“人民建筑师”,而美国建筑师协会也称他为“新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先行者和杰出的建筑教育家”。

  一生为理想

  1937年,南京沦陷之前,吴良镛随兄长匆匆离开家乡。而在此之前,他更是目睹收账人揭走自家屋瓦,国仇家恨、背井离乡,在这个少年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在重庆国立二中,他即将完成整个高中的学业。那个午后,吴良镛刚刚完成考大学的最后一门科目。突然间,日本飞机轰炸了合川,他和大家赶紧躲进防空洞,霎时间地动山摇,大半个城市陷于火海,瓦砾遍地。

  在轰炸中,吴良镛的老师戴劲沉也不幸罹难。两天后,吴良镛悲痛地挥别合川。也就在那时,他对今后的设想也了然于胸:“从事建筑行业,立志修整城乡。”

  1940年,吴良镛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师从我国建筑教育先驱鲍鼎、徐中、谭垣、杨庭宝等诸位先生。从此,他一生都未离开建筑。

  梁思成无疑是影响吴良镛一生的人。1945年,梁思成邀请吴良镛赴清华大学筹办建筑系;1948年,梁先生推荐他到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师从建筑大师沙里宁;1950年,接到梁先生的来信,吴良镛辗转归国。

  “北京百废俱兴,正要开展城市规划工作,希望你赶快回来。”梁思成的召唤让吴良镛激动难抑。当时正值钱学森被美国政府无理扣押,中国留学生要想回国难上加难。这种情况下,吴良镛不得不辗转到达香港,又经香港进步人士的帮助,从九龙取道深圳回国。

  “回国对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自然的事。书读完了,就该回国参加建设。”回忆起当时,吴良镛对自己的“觉悟”轻描淡写。

  回国后,吴良镛一直在清华大学任教,历任副系主任、系主任等职,1959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984年退休后,在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任所长。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二楼资料室中,挂着吴良镛的一幅书法作品,这似乎象征着这位耄耋老者一生践行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期待。

  “继承发扬中华优秀遗产,迎接中华科学文化伟大复兴。”笔法和道理一样,力透纸背。

  忧心城市建设

  “作为大建筑学家,您帮我出出主意。我想买房结婚,但房价这么高,该不该出手。”在医院康复期间,一位年轻医生的询问曾令吴良镛无言以对。

  吴良镛曾坦言,自己对房价现在也很关注,但是回答上述问题很难。住房的问题,是要解决普通人的基本需求,也是自己一贯的主张。

  而对于现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吴良镛同样有自己的看法:“搞城市规划时,对历史文化传承,对当前情况、所面临的问题要有所了解,对未来要有一定的理想。”

  在吴良镛设计孔子研究院时,就将其定位为一座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现代化建筑。他和设计团队根据战国时代的建筑文化特征及中国书院建筑发展,从建筑构图、总体布局和造型,甚至装饰纹样等方面均作了一定的探索。另外,还运用西方和中国建筑技巧予以现代形象的表达,最后取得了艺术性、文化性、实用性的多重成功。

  “并不是说不能借鉴西方。我也不反对标新立异,恰恰这是文化艺术最需要的。我本人就是留学生,也经常和国外的建筑师接触。我们当然得学习国外的东西,但不能照抄照搬。失去建筑的基本准则,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显然是一种误解与迷失。”吴良镛对时下盲目追求洋设计颇为忧虑。

  除此以外,吴良镛多次对目前某些城市呈现出不健康的规划格局表达看法,比如那些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重攀高比新、轻地方特色等做法。他还批评了一些无视文化价值的行为。有些城市有开发过度的倾向,为了土地效益尽可能地最大化,旧城开发项目破坏了很多文物建筑、古树名木等。

  60多年前,导师沙里宁就对吴良镛提出过殷切希望:一方面要追求现代性,一方面不能忘记中国的根基,要在中与西、古与今结合方面找出自己的道路;60多年后,吴良镛希望这则教诲也能指导中国的城市建设。

  读书写字都在行

  上午看书、看报纸,下午坚持做康复运动、练习书法、绘画,而思考工作的时间,一般被放在了早上。现在的吴良镛生活很规律,工作人员为了控制吴良镛的工作时间,特地给他拟定了“八项注意”,不过却往往无法遵守。

  记者得知,吴良镛兴趣广泛,甚至读过热销的《乔布斯传》。不过,用他的话说:“只是为了从中获取对建筑创新的帮助”。

  吴良镛在书法、绘画方面的造诣颇高。中风后,得益于这两项伴随一生的爱好,在康复中起到了奇效。如今,虽然多了一根拐棍,但恢复良好的他,独自去卫生间不需要记者的搀扶。

  谈起看报,吴良镛是《中国科学报》的忠实读者。听说《中国科学报》复名,他告诉记者,这恢复了以前的传统,可以从《中国科学报》上读到科学家喜欢的内容。

  建筑界流行一句话:“凡是到过北京的人,都曾亲身品读过吴良镛。”那么,凡是见过吴良镛的人,都会从他身上品读出老一辈科学家爱国、无私、勤奋的独特气质。

  吴良镛:

  1922年,生于南京。

  1940年,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

  1945年10月,应梁思成之约,参与筹办清华大学建筑系。

  1948年9月,入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师从伊利尔·沙里宁读研究生。

  1951年,回清华任教。

  1958年,参与北京庆祝国庆的工程设计。

  1977年,唐山地震后,参加建工部唐山规划研究专家组工作;参加毛主席纪念堂设计、北京天安门扩建规划设计。

  1978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

  1984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任所长。

  1985年,当选为国际建筑师协会理事。

  1990年,美国建筑师学会授予荣誉资深会员,被誉为“新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先驱者之一,杰出的建筑教育家、著名的水彩画家、多产作家”。

  1992年,北京菊儿胡同危房改造获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1995年,筹建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兼中心主任,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6月,接受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文化艺术骑士勋章。

  2000年,获得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2010年,获得陈嘉庚技术科学奖。

  2012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责任编辑:xujinghui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科学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