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智能机器人、趣味软件)落下帷幕科普中国网 2018-12-26 |
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在北京科学中心和微软大厦经过12月22日一整天的角逐,于23日上午落下帷幕。大赛期间,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近400支队伍,近800名选手在四个赛项展开了激烈角逐。来自于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人大附中、北大附中、北京二中、北京教科院等40余名裁判员对各项赛事进行了执法裁判。大赛涵盖了开源智能硬件、虚拟机器人、无人机、三维人工智能创意编程等竞赛项目。
大赛主办单位为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大赛承办单位为北京科学中心、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科普创新联盟、中国电子学会科普培训与应用推广中心。为了体现大赛的公益科普性质,中国电子学会向大赛组委会注入了科普专项资金,免除所有参赛选手的参赛费用。大赛不仅竞赛内容设计新颖独特,而且在技术手段的支持下,通过网络直播,大屏幕实时战绩播报等形式,让竞赛流程更加公正、公开。
本次大赛决赛相比上届大赛不仅参赛人数增长了120%,而且参赛作品的质量也大大提升。经大赛评委北京理工大学苏伟教授介绍,在他参与裁判的20余组选手作品答辩过程中,有许多选手表现出了对技术运用的良好把握和目标实现的独特创意,同时他们在竞赛过程中的协作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也令人印象深刻。
本届大赛的智能运输器开源主题赛主题为“开源世界,创新成长”,比赛不限定器材,全面检验参赛选手基于 Arduino 开源平台的技术实现能力,鼓励参赛者动手创造,以此来提高青少年对机器人综合技术的兴趣,挖掘青少年的创新潜力。 在赛项设计上,参赛各队抽签随机分组,多轮比赛,同一场比赛,各队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在比赛竞争的同时,培养参赛选手的团队内及团队间的沟通合作能力。共有来自 上海、山东、安徽 、辽宁、陕西、天津、湖南、新疆、广东、湖北、浙江、福建、广东、北京十四个省市的78支队伍参赛。
本届大赛新设立的互联网+无人驾驶主题赛,决赛选手是从全国各省一万多名初赛选手中选拔而出的。参赛选手需在一个大型的全真模拟城市情境中,在120分钟时间内灵活运用知识技能设计无人驾驶机器人物理结构及行为策略,并最终完成问题解决方案,整个总决赛过程真实检验了选手们的知识技能水平和临场应用能力,充分展示了选手们很高的信息科技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
无人机主题赛是大赛的传统项目,本届选手由来自全国各地市区的一百多名中小学生同台竞技。无人机比赛竞技气氛浓厚,比赛异常激烈。裁判组专业无人机老师表示,从无人机比赛的过程能看出来各地选手都经过了刻苦地训练,但很多选手仍然需要系统的无人机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的训练指导。
本届大赛在微软大厦一层单独设立了KODU创意编程主题赛赛场。KODU是微软提供的一款面向中小学生的免费人工智能三维游戏编程平台。相对于机器人类大赛以男孩子为主的情景,很多女孩子更易钟情于KODU世界带来的异彩纷呈的炫丽世界。选手们通过这个比赛平台不仅锻炼了计算思维,更能将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自创的故事情节展示的淋漓尽致。
很多孩子与家长,在大赛闭幕式结束后,依然久久不愿离开赛场。这个寒冬的短短赛期,记载下了很多孩子们的拼搏、智慧和勇气。通过大赛,也让广大教育工作者、科普工作者们看到了科技在教育创新中的应用与发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我国科技领域未来的主力军。相信通过这样一个公益性质的大赛平台将会产生持久的生命力,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激励他们的科学梦想,培养创新思和维协作意识,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