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云端新技术(新语)

人民日报 2020-02-20 作者:陶勇

  借助智慧、便捷的新技术,高校替学生多想一点,服务就会更精准、更靠前、更贴心
  今年的寒假十分特殊,如何让闲不住的大学生安全又安心?不少高校探索使用云技术,更便捷、智慧地做好工作。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沟通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渠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一些学生难免无措,“南航范”微信小程序让3万名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实时关心。辅导员在线值守,为学生答疑解惑更快;家长会线上举行,校方与家庭联系更紧;心理咨询专家远程疏导,学生保持更理性的心态。屏幕这边的一声保重,凝聚着老师的守望;云端那头的一句平安,则是学生给学校最好的宽慰。
  借助智慧、便捷的新技术,高校替学生多想一点,服务就会更精准、更靠前、更贴心。
  假期本就是同学们查漏补缺、学习充电的宝贵时期。寒假延期,“停课不停学”,要根据具体实际适时适度地开展云课堂。这其中,少不了新技术的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课程《物理与艺术》视频收看二维码被大量转载,上传到云盘的《高数积分公式推导讲解》很受欢迎,云辅导发展综合素质、云听课营造网上学风等形式丰富的教育新途径应运而生。5G技术也派上了用场,通过实时信息感知、全面数据整合等方式,精准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从“人找课程”转向“课程找人”。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遴选更匹配专业特性和个人特点的学习资源,提高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智慧学习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春季学期都是招聘旺季。今年,不少线下招聘会暂时取消。与此同时,多地推出空中招聘会平台、在线“双选会”、校内外职业导师的线上“一对一”帮扶……有了云招聘,同学们足不出户就能获取招聘信息,咨询就业服务政策,与用人单位无障碍沟通。
  目前,通过云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已经成为众多高校春季学期特别的“打开方式”。这是对防疫要求的努力适应,也是对新技术的探索应用。及时总结经验、发现短板死角,定能跑出高校战“疫”加速度。
  (作者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人民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