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数据在态势研判、人员流动统计方面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实时公开的新增病例、疑似病例也提升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度,让更多人了解疫情现状,缓解社会焦虑。其实,大数据在医疗体系内的价值远不止数字的上下通报。如何深化医疗大数据应用,将我国医疗水平再度推升一个档次,将成为下一时期行业乃至社会的焦点之一。
医疗数据价值仍亟待发掘
医疗信息化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已经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过程,积累了海量数据,且数据类型持续增加,大型医院几乎全部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医疗信息化。但在实现底层数据互通方面,医疗大数据整体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种不互通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也有所体现。
有专家分析,首先,基层医疗机构尚未能完全与本地医疗信息平台纵向打通,上下贯通的实时区域信息交换也在本次疫情中受到了较多关注。基层医疗机构如何与本地医院形成高效沟通,减少重复监测,提升整个体系的资源利用率,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策。
此外,医院之间横向协同及医院内部不同条线之间的信息融合也有待待进一步加强。事实上,针对这些问题,国家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推动建设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推进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体系落地以及电子病历的应用推广。
区域联动推动信息协同
上海作为国内医疗先进城市,是国内较早推行医疗信息化和数据互通的城市之一。
目前,上海已建设“1+1+16”的市区两级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民本地看诊过程中经历的“分级诊疗”体系。由于强调逐层看诊,区域内医疗体系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提高医疗效率,有着相对更高频的沟通和协同,因此在信息打通方面有着内在的需求和动力,医疗信息打通只是水到渠成。
实际上,上海是全国“三医联动”改革的标杆,本地的医疗体系协同有着良好基础并已经深入社区。上海市持续推进区域医联体、专科医联体建设,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本次疫情期间,上海本地的协同能力得到了有效体现——道路、医疗、社区等多方,利用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实现疫情监测、防疫管控的精准化和全程化管理。
以上海“来沪人员健康动态观察系统”为例,系统由上海医疗信息化企业万达信息开发,连接了本地医疗信息平台和入沪的57道关卡,实现超300万人健康状况、行程登记。此后,系统还会将人群分类,联动上海本地对应的区域诊所、医院,针对敏感人群进行后续追踪,一旦发现疑似症状立刻就近收治,打造一条围绕新冠肺炎从来源到症状,再到诊断治疗的“全程防疫战线”。
市场力量创新推动信息化“三医联动”
无论从大数据工作的体量上,还是从政策方向上,引入市场力量都是不可或缺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提出,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新业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创新发展健康医疗业务。
一些医疗信息化的头部企业正在实现从IT服务到数据应用服务的升级。例如,上海健康云的开发者万达信息,正走出传统医疗IT服务的领域,用信息化的“三医联动”服务市民的健康管理。
据悉,疫情期间万达信息推出了“互联网医院”,让患者宅在家里就能看病买药。2月11日,万达信息在温州推出了云医院平台“健康温州”APP,上线当天即实现200例问诊;在台州,万达信息开展了慢病送药服务,让慢病患者在疫情防控最严格的时候也不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