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新冠疫情下读懂5个词中国中学生报 2020-05-13 |
这个开学季注定是特别的。
它是一个漫长假期的终点,是“线上+线下”新教学模式的开端,是每天蒙面相见的独特体验……
新冠疫情让一切变得不同,让2020年成了历史大书中不容忽视的一页。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一页的阅读者和书写者。
一个多月前,《中国中学生报》和未来网发起一项征集活动,邀请全国中学生用三行诗记录自己在疫情中的观察和思考,获得积极响应。一些漫画家也拿起画笔,加入了这场征集活动。两代人隔空对话,用三行诗和漫画记录非常时光,审视习以为常。疫情时期,那一幕幕舍我其谁、风雨同舟、竭尽全力的感人场景,真实地呈现在中学生眼前;那些体现生命大义、家国情怀的词语,从书本上走到现实中,在中学生笔下有了新的注释。
舍我其谁
“待在家里,远离病毒。”最早提出这个建议的是医护人员,最早奔赴抗疫一线的也是他们。他们比所有人都清楚病毒的危害,却主动站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真正的勇敢,不是无知无畏,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脚步。“就像武汉金银潭医院张定宇院长,他说党员、院长、医生是自己的三重身份,‘无论哪个身份,在这非常时期都必须顶上去’,却只字不提自己是渐冻症患者。” 河北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中学的王乐怡如是说,并用三行诗向张定宇表达敬意。
舍我其谁,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展现着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品格。穿越大风大浪,读懂“舍我其谁”。中学生用一首首三行诗表达对医护人员的崇敬:没有生而英勇,只因选择无畏!
风雨同舟
除了医护人员,更多同学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普通人,比如那些提醒大家别出门、自己却早出晚归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那些本可以不做那么多却总想多做点儿的志愿者;那些尽己之力为大家提供方便的快递员……
湖南益阳市安化县第八中学姚鑫的三行诗,是写给妈妈的。姚鑫的妈妈是位清洁工,曾经他觉得“城市美容师”只是一种文学表达,现实中妈妈的工作没人在意,“有点儿卑微”。这个想法在疫情中改变了,“打扫、消毒,这些看起来平常的工作,保证了非常时期生活的正常运转”。
和姚鑫一样用三行诗致敬普通劳动者的,还有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李铭睿。他对快递员说:
北京育才学校的王凯霖,向社区工作者表达敬意:
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同学们对普通劳动者的认识逐渐加深,对什么是“风雨同舟”有了切身体验。抱团取暖,守望相助,正是那些平时默默无闻,关键时刻坚守岗位的普通劳动者,在维持非常时期的“日常”,他们是平凡的英雄,他们同样值得尊重和敬佩。
竭尽全力
行动起来,向榜样看齐,为明天蓄力。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的吴清慧即将面临中考,当“人生大考”遇上中考,她焦躁过,也迷茫过,但最终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袁植歆通过阅读,足不出户地“环游世界”:
是的,寒冬再漫长,也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
心怀梦想
“这首诗,我写给2020年。” 广东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的苏苏说,随着疫情好转,生活逐渐回归往常,在冬天迟到的那些美好,定会在春天到来,与人们撞个满怀。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阿四那郎(笔名)期待着“再相见”,期待在疫情中蒙面相遇、“相见不相识”的人们,终有一天,能笑着认出彼此。
一个个梦想,悄悄地生根、发芽、绽放,伴人们度过冬天,迎来春暖花开。
只要心中有光,世界就有希望!
行成于思
反思,是面对灾难应有的态度。
这首三行诗的作者向天乐,是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学校的一名学生。在她看来,疫情在带来危机、恐惧、不便的同时,也给了所有人一个机会——暂时停下奔忙的脚步,在当下审视过去、思考未来的机会。
这首三行诗,出自山东泰安市第六中学的刘熹岳之手。疫情中,部分国家的“甩锅”行为让他不忿,“这不是哪个地区或是哪个国家自己的事,而是全人类共同的事。团结,是最好的选择。”
少年强则国强!这些三行诗,让我们看到了少年人的朝气和锐气,看到了年轻一代视野的广度与思考的深度,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当下,各地中学生陆续开学。回到久违的校园,如果有更多学子像这些中学生一样,通过故事、诗歌,通过任何他们喜欢的方式,分享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为舍我其谁、风雨同舟添加自己的注释……或许,这将成为他们生命中最难忘、最重要的一堂人生大课!
编辑 珠珠
设计 张卉 皮卡
电子书链接点击:https://ebook.k618.cn/zymh2/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