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男性生育力会受影响?科普中国网 2020-05-13 |
日前,福州市中医院官方网站的一则新闻引起了男科医生的广泛关注:医院接诊一名79岁因睾丸疼痛前来就诊的男性患者,经院内相关科室会诊,以疑似病例收住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后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时间,新型冠状病毒攻击睾丸这一事实,引起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男性患者生育力的担心。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一定会影响男性生育力吗?事实上,病毒与精子之间的战争一直存在,从临床上常见的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到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人巨细胞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都会以某种形式影响男性生育力,但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对精子存在影响?影响路径如何呢?
我们先来看看病毒“大战”精子的常见方式。
一、发热
发热会短期内影响精子质量,对流感病毒感染研究显示,发热后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患者精液质量都会受到影响,由于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之一就是高热,因此这种短期内对精子的影响会不可避免的存在。这与泡热水澡损害精子类似,但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自主恢复正常。
二、近距离“攻击”
在人体睾丸内,通过一些细胞和特殊结构,组成连接复合体,它构成一道有效的免疫屏障,维持精子发生的内环境稳定,但有些病毒可以突破这道防线,影响到睾丸内环境。病毒可以进入到睾丸,导致睾丸炎症,破坏睾丸结构,引起生精细胞消亡,直接影响精子生成,同时,也可以改变精子发生的“微环境”,如直接或间接导致睾丸内睾酮水平降低,从而影响精子生成和精子质量。有些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除可以诱发睾丸附睾炎症外,还可存在于男性生殖道,如输精管和尿道,引发局部炎症或混入精液,与精子特定部位结合,影响精子活力。
三、远距离进攻
病毒在进入人体后,会触发一系列免疫反应,产生炎症因子、免疫复合物等,当这些物质影响人体内分泌或引起睾丸、附睾炎症反应时,就会对精子的发生和质量产生影响。如乙肝病毒感染会损害肝脏功能,导致雌激素灭活减弱,体内雌激素增加,就会引起一系列内分泌连锁反应,导致睾丸生精功能减低。
新型冠状病毒对人体生育力的影响也不外乎上述路径,就目前研究结果看来,新型冠状病毒和大多数病毒一样,虽然对男性生育力存在潜在影响,但没有确切依据表明,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一定会造成生育力减退。
目前的研究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精液中未发现病毒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性激素水平异常,但对于重症有全身症状者,尤其是有肝功能损害者,激素水平变化会随全身情况好转而逐渐恢复正常。也没有明确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出现激素水平变化是睾丸损伤导致。对于新冠肺炎患者,高热导致的睾丸功能损害是短暂的,随病情好转,可以恢复正常。
人类在使用药物对抗病毒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精子质量受到伤害,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抗病毒药物是如何影响精子质量的呢?以常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为例,它可以对抗病毒,挽救生命,但与此同时,却对精子质量存在一些不良影响,它可诱导体内活性氧物质的产生增加,导致线粒体跨膜电位改变,从而释放凋亡诱导因子,促凋亡因子诱导细胞色素c释放和凋亡小体形成,导致精子DNA损伤和干扰线粒体能量代谢。由于精子DNA受到伤害,能量代谢受到影响,导致生育力下降。
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和抗艾滋病毒药物的使用时间不一样,后者一般长期应用,而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使用时间一般比较短,因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停药后,其药物生殖毒性就会终止,睾丸功能一般会得到恢复。所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不必过于担心药物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大多数轻型患者只有发热、呼吸和消化系统症状,不会发生病毒性睾丸炎,即使有少量病毒逃逸,凭借强大的血睾屏障的免疫功能阻隔,也不会致病。因此,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睾丸肿痛病史,不会出现睾丸不可逆的生精损害。疫情期间,青少年和有生育需求的男性在“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避免人群聚集”的同时,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规律作息、改善营养,以提高免疫力,保护生育力。
作者:戴继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男科主任医师
复核专家:王东文,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兼肿瘤学组秘书长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