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发出经济适用型杂交水稻制种机械

科技日报 2020-09-23 作者:俞慧友 庹炼

  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美国科学院等三院12位院士和20余名业内专家在长沙召开作物学科前沿问题研讨会。科技日报记者在会上获悉一个“丰收”喜讯:来自湖南农业大学的唐文帮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了杂交水稻种子机械化分选技术和装备,并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丘陵山区、田块较小、海拔高度不一,是我国适宜杂交水稻制种地区常见的地质条件。这些地质条件不利于大型农机装备的应用,制种人工程度亦较高。随着人力成本激增,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成本和商业价格均大幅增长,成为制约杂交水稻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

  唐文帮团队通过国家水稻良种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历经十余年,培育出了小粒型不育系,和若干适合机械化制种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广适性杂交稻新组合;同时,针对不适合大型农机装备的杂交水稻制种地,研发出了轻简机械化杂交稻水稻制种及种子分选的机械。这些“小机械”能精准识别和分离种子的“父母”,分选成功率高达100%,同时种子损耗不足1%。通过“机械混收+机械分选”,既能实现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还能提高制种效益36.3%。

  “这类机械技术要求不高,操作简单,适合各种条件和规模的制种,有效解决了杂交水稻种子机械化生产和降低用种成本的技术难题。”唐文帮说。

  此次研讨会适逢我国第三个农民丰收节,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发来贺电称,举办研讨会是“对粮食作物丰收最好的祝愿”,“作物学科的发展必然要与作物生产的实际发展紧密相联,今天的研讨会真正体现了这种关联”。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