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球丢弃箱、口罩回收柜、AI识“光盘”……上海垃圾分类出新招

新华社 2020-10-14 作者:杨有宗 王默玲

  垃圾分类需要久久为功,尤其是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上海的一些医院和高校,在加强宣教的同时,探索“土发明”和“小妙招”,让上海垃圾分类正迭代升级为更为精细的“2.0版本”。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楼采血窗口前,来自江苏的患者周女士采血并按压止血后,将使用过的棉球投放入标注有“棉球丢弃处”的柱状黄色垃圾箱。这个垃圾箱的投放入口只有1厘米见方,除了棉球外,很难将其他生活垃圾投放进去。

  “以往采血处的黄色医疗废物垃圾桶是常见的脚踏式垃圾桶,开口大,经常被混入矿泉水瓶等生活垃圾。”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后保处相关负责人施慧说,医疗废物垃圾桶混入生活垃圾,一方面增加医疗废物处置量,另一方面,也导致矿泉水瓶等可回收物无法被分拣出。“因为像矿泉水瓶等一旦被投入医废桶,就意味着被污染了,需要专门处置。”

  从灭烟垃圾箱获得灵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一番改造尝试,把灭烟垃圾箱刷上黄色油漆,并标注 “棉球丢弃处”和医疗废物标志,让患者一目了然。“采血处设置了这个特制垃圾箱后,很少发生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混装的情况。”施慧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医院住院的病患和家属都戴上了口罩,用过的口罩如何处置才更安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住院区设置了废弃口罩消毒回收柜,这个柜子如同报箱大小,内部还有紫外线杀菌灯,避免用过的口罩产生二次污染。

  伴随着大学生返校,人员密集的各大高校也在持之以恒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在食堂推出“‘光盘’换好礼,文明‘益’起来”活动。学生在食堂就餐后,通过专用App上传“光盘”照片,经过AI判别后,就可以领取用餐红包。该校食堂还开设了“小份面”“小份菜”窗口,师生各取所需,在减少浪费同时,也从源头上减少湿垃圾的产生。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研制的智能分类垃圾桶。(上海师范大学供图)

  上海的垃圾分类采用“四分类”标准,即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和干垃圾进行分类。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校“自我加压”,将可回收物进一步细分为纸张、纺织物、饮料瓶和图书等类别,并单独定制了智能垃圾箱。学生输入手机号,并按规定投放相关可回收物后,还可得到一定奖励。

  在上海各大高校,垃圾分类已经从“新时尚”变成“好习惯”。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峥嵘说,在一系列宣传推动下,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2019年垃圾分类投放情况明显好于2018年。

  

  上海交通大学宿舍区生活垃圾定时分类投放点。(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第三方测评也显示,今年8月,上海市高校生活垃圾分类优秀率从此前的46.77%提升至89.2%,取得了明显进步。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社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