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叶片转录调控网 让玉米基因编辑不再“大海捞针”科技日报 2020-10-15 作者:王延斌 王静 |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李平华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钟思林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基因组多样性研究所合作,利用高通量研究玉米转录因子调控位点技术、借助大规模转录因子数据重构玉米叶片基因表达调控网络,使玉米基因编辑不再“大海捞针”。相关成果于10月9日刊发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玉米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农作物,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玉米叶片则是保证玉米产量的重要器官。
李平华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转录因子在动植物生长发育及其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调控基因表达的最关键因子之一,也是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焦点和热点。
该研究成果首次在玉米中全面解析了叶片表达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构建了玉米叶片转录调控网络,分析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对叶片形态、吐丝开花等农艺性状的影响,解析了其在物种进化中的保守性和变化,提出了转录因子共结合是影响植物转录调控特异性的关键因素的新观点。
该研究推动了植物界对植物基因转录起始调控的认识,同时为世界玉米基础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玉米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有利于实现智能、高效、定向培育新品种,促进作物育种学科向更高层面发展。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添丁”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app.jpg)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wx.jpg)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wb.jpg)
![](/images/2017/source/55.jpg)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