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告诉你:三千年前的中国农民吃什么?

科普中国-科普文创 2020-10-22 作者:李伟元

  《诗经》告诉你:三千年前的中国农民吃什么?

  《诗经·豳(bīn)风·七月》

  (节选)

  六月食郁及薁(yù),七月亨(pēng)葵及菽(shū),八月剥(pū)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jū),采荼(tú)薪樗(chū),食我农夫。

  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收录了一首长诗《七月》。它属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的《豳风》,也就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豳地(今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彬县一带)流行的民谣,细致地描绘了农夫一年内的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的贫苦和高高在上的贵族享受的奢华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七月》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的农夫们在夏秋时期的主要食物:农历六月,吃“郁”和“薁”,七月,煮“葵”和“菽”,八月把树上的枣打下来。十月收获稻子,酿成酒留到春天开启,给贵族中年长的老者享用,愿他喝了会长寿。七月到了吃瓜的时节,八月摘葫芦,九月捡拾“苴”,采摘“荼”,砍“樗”,咱们农夫就这样凑合糊口吧!

  诗句虽然简单,但是里面这些名词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会觉得很陌生:这些都是什么食物?我们现在还能吃到吗?千百年来,研究者们对里面的名物做了多次注释,让人们可以一窥古人的餐桌。

  “郁”和“薁”:逐渐远去的水果

  “郁”现在的名字叫郁李,是蔷薇科樱属植物,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公园、路边看到。它的树干一般高1.5米左右,春天会开出云霞一般美丽的粉色花朵供人观赏,不少人对它的花和樱花、桃花“傻傻分不清楚”。郁李的果实是红色的,有些像小樱桃,因为味道相当酸,已经很少有人去吃它了,果仁是一种可以通便利尿的中药。

  “薁”现在通常叫做“蘡(yīnɡ)薁”,又叫“野葡萄”。它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生长季节很长,六月到十月结出紫色的果实,根可以作为消肿的中药。虽然它也是葡萄家族的一员,但由于不够美味,并没有常驻后来人的餐桌,我们现在吃的葡萄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栽培的。

  “葵”和“菽”:风光不再的蔬菜

  《七月》中农夫吃的“葵”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向日葵吗?当然不是,向日葵原产于美洲,传入中国已经是明代中后期的事。这里说的葵现在的名字叫冬葵,有的地方也叫它“冬寒菜”,在白菜出现之前,它是各地都爱吃的百菜之王。新鲜的葵菜叶子煮熟后口感有些粘滑,适合做成菜羹,也可以腌成咸菜。唐代以来,它的种植逐渐减少,到明代以后已经不那么为世人熟知了,不过,现在在四川、江西、湖南等地的菜市场上仍然能看到它。

  “菽”原意是大豆,但农历七月的北方并不是收获大豆的时节,这里的“菽”代指大豆的叶子,古代也叫“藿”。在食物短缺的上古时期,植物可以吃的部位都不能浪费。由于大豆叶有细毛,吃起来口感很差,长期以来是穷人的食物,古人把它和野菜“藜”并称,用“藜藿”指代粗茶淡饭。

  “瓜”和“壶”:舌尖上的三千年历史

  我们现在对瓜并不陌生,甜蜜的大西瓜、爽脆的黄瓜、又香又面的南瓜、清香的丝瓜,都是餐桌上的常客,有些口味别致的人还专门爱吃翠绿的苦瓜。但是,它们都不是《诗经》中的瓜,因为在先秦时期,这几种瓜都还没有传入中国。当时吃的瓜,只有几种选择:甜瓜、菜瓜和冬瓜。《诗经》中的另一首诗描绘了当时人种瓜的场景:“疆埸有瓜,是剥是菹。” 瓜是种在田埂上的,可以充分利用土地。采摘下来后,除了现吃,还要腌制起来留到冬天。结合收获季节和食用方式,这里提到的瓜很可能是菜瓜,现在还有种植。它味道比较淡,长得有点像黄瓜,但比黄瓜要长得多,一般用来腌酱瓜。

  “壶”则是葫芦,它的用途很多,可以晒干了做容器、做水瓢,还可以在游泳的时候绑在腰上增加浮力,类似于现代的救生圈,叫“腰舟”。有的品种在鲜嫩时候可以做菜吃,直到今天仍然会在餐桌上看到它,叫“瓠子”。

  苴、荼、薪樗:农夫的救命野菜

  古代的生活并不是小说里幻想的桃花源,在漫长的几千年里,灾荒、战乱带来的饥饿始终伴随着劳苦大众。现在人吃野菜往往是觉得它是一种“健康的绿色食品”,但古人是把它当做救命粮来食用的。

  关于诗里的名词,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解释。“苴”通常认为是麻籽,但并不是我们现在吃的芝麻——它又名“胡麻”,是汉代从西域传入的;而是火麻的种子。火麻的纤维可以织布、做绳索,种子可以吃,也可以榨油。现在内蒙古地区仍然有嗑麻籽作为零食的习惯,要从小小的种子里嗑出仁来,也很考验技术。

  有研究者认为“苴”是䔃的代称,也就是今天西南地区爱吃的鱼腥草。但考虑到豳地气候较为寒冷,很难种植鱼腥草。 

  “荼”是苦菜,现在通常叫它苦荬菜。几千年来它一直是一种野菜,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始终没能真正走进人们的菜园,因为味道苦涩,难以下咽,只能用作救荒充饥,或是偶尔人们拿来调剂口味。 

  “薪樗”的解释不一,最常见的解释是“樗”是臭椿树,“薪”是动词,指砍树作为烧柴。臭椿树分布广泛,生长非常迅速,但木质疏松,味道也不好闻,只能砍来烧火。 

  也有人认为,“薪”指的是“荛”,也就是芜菁,俗名大头菜,长得像萝卜,现代一般用来腌咸菜。“樗”指臭椿树的叶子,虽然味道难闻,也得摘下来当饭吃。 

  虽然我们会觉得当时的百姓过得寒酸,但他们是怀着喜悦的心情去记录这些果蔬的,因为这意味着今年可以靠它们糊口,不必忧愁生存。在回顾这些名字的时候,也可以看到千百年来农民生活的艰辛。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普文创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