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次科技博物馆理论研讨会 在中国科技馆开幕科普中国网 2020-10-24 |
2020年10月23日上午,由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与中国科技馆联合举办、《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杂志社承办的第十三次科技博物馆理论研讨会在中国科技馆开幕。本次研讨会以“科技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创新发展”为主题,围绕“科技博物馆应急科普的实践与探索”“科技博物馆面向多元群体的科学传播”“科学课程标准与科技博物馆科学教育”等重点议题进行交流研讨,还特别安排了学术论文写作培训、“面向儿童的科技展览创新”工作坊以及中国科技馆“全面小康•科技同行”专题展览等参观活动。开幕式上,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苏青致欢迎辞,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荣誉理事长徐善衍应邀出席并发言,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钱岩主持开幕式。
本次会议会期两天,特别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周荣庭、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杨瑾、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体验中心主任陶春、上海交通大学助理教授沈辛成作主旨报告,以及来自中国科技馆、吉林省科技馆、北京科学中心、天津科技馆、绍兴科技馆、郑州科技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上海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合肥安达创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17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与会专家结合具体案例对全媒体时代在线科普展览创新应用、乡土博物馆、儿童展览设计、应急科普、面向多元群体科学传播、馆校合作课程开发、科普场馆研学、探究式学习工作坊、儿童科艺融合类课程开发等热点议题进行交流。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就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中的学术热点和实践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热烈讨论,碰撞出许多富于洞见的观点和思想火花。另外,会议特别邀请周荣庭教授针对论文写作中的常见共性问题作学术论文写作培训,旨在提升广大读者的学术研究水平。来自我国博物馆、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普企业的专家学者及业务骨干80余人参加现场研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十三次科技博物馆理论研讨会姗姗来迟,会议主办方克服重重困难,首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会议,并将会期由一天延长为两天,提升这一学术品牌的业界影响力和号召力,希望更加丰硕的学术成果能够惠及更多同仁。
(中国科技馆供稿)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