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抽筋未必都是缺钙“惹的祸”陕西科技报 2020-10-24 |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过抽筋的经历。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常见,发作时疼痛难忍,可持续几秒到数十秒之久。尤其是半夜抽筋,往往能把人痛醒。有些人觉得腿抽筋了,一定是缺钙了。其实,有很多原因都会导致“抽筋”,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引发抽筋的五大“元凶”
缺钙
钙离子在调控肌肉收缩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血液里钙离子浓度过低时,肌肉很容易产生兴奋收缩,引发肌肉痉挛。
通常低血钙性抽筋常见于老年人、绝经期妇女、缺钙的儿童、维生素D缺乏者,或是患严重肝脏、肾脏疾病的患者。所以,如果平时饮食均衡、身体健康,却经常抽筋,就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排查是否有其他原因了。
过度疲劳
长时间徒步、跑步、爬山、提重物或者常年整天穿高跟鞋的女性,运动时肌肉紧张会导致局部血管一过性狭窄,肌肉血供不佳,引起肌肉痉挛。
此外,长时间运动、人体大量出汗时,且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和盐,会伴有电解质(钾、钠等)大量的丢失,导致电解质紊乱。这时,肌肉兴奋性异常也容易发生痉挛。
寒冷
当温度下降时,我们四肢肌肉特别是小腿肌肉的血管为了减少热量散失会收缩,于是,流经此处的血流速度变缓,氧气供应不足,代谢废物堆集过多,容易引起小腿肌肉痉挛。比如游泳之前没有充分热身就立即下到低温度的泳池里、冬天手脚保暖不充分、夏天吹空调冷气或电风扇吹脚、晚上睡觉没盖好被子等情况下都可能会引发抽筋。所以经常出现抽筋的人要注意手脚的保暖。
局部长时间压迫
当局部肌肉长时间处于某一姿势时,受压过久,易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受阻,代谢能力变差,肌肉中的乳酸代谢物堆积,也会发生肌肉痉挛。这种情况尤其常见于肥胖、孕妇、老年人等人群。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小腿抽筋频繁,还要警惕血管性疾病可能,尤其是老年人。
下肢血管硬化时,管腔会变窄,导致局部供血不足、血液循环不畅,组织缺氧及代谢产物蓄积,会使得肢体末端因为缺血出现抽筋、疼痛等不适。如果治疗不及时,血管狭窄会逐渐加重,甚至引起外周器官营养缺乏,严重时发生坏疽等不良后果。
记住这三点,减少抽筋困扰
科学补钙并注意健康饮食
除了适当补充含有维生素D的钙片、食物和多晒太阳外,还要注意每日摄入一定量的新鲜蔬菜、水果和坚果。
科学、适度地锻炼
首先,活动前要先充分热身,不要穿过紧的衣服或鞋子,以避免肌肉突然“缺氧”,引起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造成抽筋。
其次,运动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要突然剧烈运动,容易拉伤肌肉和肌腱。建议在运动之前或者运动间歇休息时可以喝一些运动饮料,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注意肢体的保暖
保暖对于维持四肢良好的血液循环尤其重要。血液流动通畅,才能把营养物质和氧气运送到我们的肌细胞里,才能把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从而预防抽筋的发生。
因此,腿部及足部的保暖应该引起重视,如穿长裤、袜子,避免空调冷气或电风扇长时间吹脚。也要常做肌肉伸展运动,经常按摩容易抽筋的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下肢有血栓的朋友要注意,应谨遵医嘱不能随意按摩,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试试这样做,快速缓解腿“转筋”
当肌肉痉挛发作时,应立刻采取拉伸的方式来缓解痉挛,科学按摩快速缓解。
小腿和脚趾的抽筋
小腿和脚趾是抽筋多发的部位,如果发生抽筋可立即进行如下操作:自己坐在地上,膝盖弯曲90度左右,双手握住前脚掌或者抽筋一侧脚的大脚趾并将其扳向自己身体的方向,持续时间大约20秒,重复2-3次,可视肌肉痉挛缓解情况适当增加次数。
大腿抽筋
可将大腿与身体成直角并弯曲膝关节,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做震颤动作,随即向前伸直,这样反复多次即可缓解症状。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抽筋的原因有很多,也可防可治,但如果短期内抽筋频繁发生,还是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及治疗,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高亚南)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避免食物中毒剩饭要加热充分
下一篇:沃尔巴克氏菌消灭水稻头号天敌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