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家施展才华营造更好科研环境人民日报 2020-11-09 |
要让科学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课题选择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让他们放开手脚、按照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和各自领域的特点组织研究、尽情施展才华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顶尖科学家负责制,给他们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鼓励优秀青年人才勇挑重担。
“这话讲到了我们心坎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在科技界引发广泛共鸣,广大科技人员深受感动、备受鼓舞。
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施一公、潘建伟、付巧妹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他们矢志报国、创新为民,奋勇攻关,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中国特色的科学家精神: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今天,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弘扬科学家精神,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主动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汗水,在各自的领域潜心研究、砥砺创新,为各行各业解难题、破难关。
一方面,当今世界科技进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学科日益交叉、理工日益交融,其速度、深度、广度和专业度、精细度都是前所未有,局外人很难看得明、说得清,更不用说具体指导了。另一方面,无论是探索未知的基础研究还是攻坚克难的技术开发,都属于困难重重、复杂缜密的脑力劳动,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等特点,很难做到目标明确、路径清楚、进度可控。因此,不能用计划思维和线性逻辑管理科研活动,要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能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工作,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创造性活动。
要让科学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课题选择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让他们放开手脚、按照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和各自领域的特点组织研究、尽情施展才华。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信任不等于放任,放权不等于不管。一方面,要持续深化改革,让项目设置、经费使用、考核评价、薪酬分配等关键环节更加尊重规律、符合实际、科学合理,进一步优化科研生态,从源头上把科学家从论文考评、“帽子”导向和报账审批等藩篱中解放出来;同时,对极个别突破道德底线、故意造假的科技人员实行零容忍,该处理的处理、该通报的通报,坚持做到风清气正。(赵永新)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