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可大幅提高对严重失血病人的诊断速度

新华网 2020-11-09 作者:陈宇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化学协会·传感器 》杂志上发表论文说,该校与合作团队共同开发的一种新技术可以在急救场合大幅提高救护人员对严重失血者的诊断速度,有助于抢救因大出血而有生命危险的患者。

  据介绍,纤维蛋白原是一种对血液凝结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人体在因车祸、手术、生产等遭受严重创伤并出现大出血时,需要在血液内补充纤维蛋白原以止血,但补充过多纤维蛋白原会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快速诊断纤维蛋白原含量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表示,大出血的患者通常必须被运送到医院或急诊中心,在接受治疗之前接受关于纤维蛋白原含量的诊断,相关诊断可能长达半小时。

  莫纳什大学与合作团队开发的这项新技术仅需一个载玻片、特氟隆薄膜和一张特制纸条,仅耗时4分钟左右就可在急救现场完成对病人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的诊断。

  新技术的诊断步骤是,首先将血液样本与凝血酶溶液混合,然后将混合液放置到一个载玻片表面,在混合液开始凝结后将其滴到一张可检测纤维蛋白原含量的特制纸条上。根据混合液在纸条上的移动情况,就可检测出血样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参与该研究的莫纳什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克莱尔·曼德森表示,这种纤维蛋白原诊断技术成本低廉,较容易商业化应用,有望为因大出血而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带来福音。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