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蔬菜锈病的防治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0-11-12 作者:最新技术

豆类蔬菜锈病包括菜豆锈病、豇豆锈病、豌豆锈病、蚕豆锈病等等,虽然它们是由不同的病菌所引起,但除了病菌和寄主不同外,病斑的形状、发生的规律、流行的条件和防治方法都是相同的。
锈病主要侵染叶片,也为害叶柄、茎蔓和豆荚。在锈病的病叶上,隆起的黄褐色小点是锈病的夏孢子堆,里面的粉末状物质是病菌的夏孢子。在病害发生的后期,病叶上会长出许多颜色更深,体积更大的小点,这是病菌的冬孢子堆,里面的黑色粉末是冬孢子。当严重发病时,病叶上的冬孢子堆密密麻麻,有时一片叶上可多达上千个,致使叶片枯黄、皱缩、脱落。在南北方,锈病的越冬方式是不一样的。在南方,病菌以夏孢子越冬,而在北方,则以冬孢子在田间的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在条件适宜时,冬孢子萌发产生菌丝和小孢子,小孢子靠气流传播到叶片上,萌发后侵入寄主而发病。叶片发病后,产生夏孢子,进行重复侵染,在整个生长期,都是由夏孢子在田间进行传播,造成锈病的扩散蔓延和流行。因而,夏孢子世代是造成危害的主要阶段。
锈病能否流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温暖和高湿是导致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5-24℃,相对湿度在95%以上,寄主表面的水滴是锈病病菌萌发和侵入的必要条件。所以,早晚多露、重雾和天阴多雨等天气最容易发病。菜地低洼,排水不良,过于密植,通风透光差等因素,造成田间小气候湿度大,发病严重。另外品种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矮生的菜豆比较抗病,而蔓生的菜豆则容易感病。
锈病的防治首先要创造一个不利于锈病发生的外界环境,例如降低田间湿度,合理密植,控制氮肥的使用,多施一些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要及时清除田中的病残体,减少病菌的来源。其次,如果田中已经发病,应当在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并马上喷药保护,使用的药剂有:20%粉锈宁乳油1500倍液、12.5%特普唑可湿粉2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一般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在喷药时,叶片的正反面都要喷到,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