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措施改变香椿栽植模式,增加采收次数,提高产量和收益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0-11-12 作者:最新技术 |
香椿,又名香椿头、香椿芽,原产于中国,楝科,落叶乔木。在以往香椿往往是农村用来作为凉拌调料用的,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营养的、原生态的食品追求越来越高,香椿也迎来了自己的蓬勃发展期,俨然已成为蔬菜类别中的“树上贵族”。之所以香椿会获得如此殊荣,主要是其极高的营养价值存量,比如每百克含有蛋白质9.8g、钙143g、维生素C115g、胡萝卜素1.36g、磷135g以及铁和其它营养元素。
俗话说“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生木质”,香椿的采收时期格外重要。但是细看我们家乡门前的香椿树,多是高大的乔化林,采收起来难度很大,不适合进行商业化运作。基于此种因素,笔者将用此篇文章讲解下关于香椿矮化栽植的相关知识,希望能给想要转变种植方式的果农带来指导。
一、关于选种播种的问题
矮化密植栽培对香椿品种要求比较高,所以在选择的时候最好选择树形易控制、发芽比较早、品质佳的品种,比如红香椿品种。在播种方面,通常采用种子直播的方式进行育苗,当苗木长至1m高度的时候抹掉顶芽,促发侧枝,待明年秋季的时候就可移栽入园了。在直播的时候可以选择净种直播矮化密植(株行距50cm)、间套直播矮化密植(宽窄带、宽带4-5m)两种方式。
二、关于树形培养的问题
香椿矮化密植栽培的时候,要从苗期就开始树形培养工作,具体可以培养多台型、扫把型、矮杆密集型和矮林丛状型。其中,多台型的苗高2m,树体大致分为3层,分别为40cm、60cm和70cm,这种树型抗寒抗旱性能好,产量相对稳定;扫把型的苗高1m左右,每株保留4-5个椿头;矮杆密集型的苗高大约在1m的时候,就开始摘顶芽促发新芽,之后视生长情况进行采收;矮林丛状型的苗高1.5m时进行摘顶芽促发新芽,采用“坑穴”定植法,每穴3-5株。
三、关于整形修剪的问题
香椿整形修剪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促进矮化树型塑造,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更好获得高质量椿芽数量,生产上一般采用摘心、短截、平茬、环剥和断根等方法。展开来说,摘心和短截一般在6-7月份对1年生枝条留15-25cm进行摘心或短截,之后根据枝条生长情况在8月份上旬左右进行第二次摘心或短截;平茬主要是针对2年以上的苗木和老龄树进行更新,时间大约在6月中下旬进行,不能太早,否则增加后期管理难度;环剥主要是对生长旺盛的一二级侧枝,时间大约在5月底至6月中下旬进行,环剥应距基部枝轴15-20cm,环剥宽度0.5-1.0cm;断根,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主要是对幼树30-40cm区域内的主根进行断根,进而促进侧根萌发,扩大根幅。果农在生产上应该结合自家果园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整形修剪过程。
四、关于采收贮藏的问题
矮化密植栽培的香椿其当年的产量与采收时间、采收间隔期、每年采收次数、采收方法以及采后处理等密切相关。比较通用的采收方法是1年多次采收,分批次进行,保证周年有鲜芽供应。具体来说就是,当春季新稍长至25cm左右的时候,剪去顶部嫩梢15cm左右,促进侧芽萌发,当又长至25cm的时候,再去除稍部20cm的嫩芽,之后每隔20天采收1次,全年大约采收6-10次。采收后的香椿要注意贮藏环境,防止出现叶片脱落、腐烂、萎蔫的现象出现。一般来说,我们在贮藏的时候需要控制贮藏室内温度在0-1℃,湿度在80%-85%左右,同时吸除贮藏室内的乙烯气体,如此操作,大约可贮藏1个月左右。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