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进澜沧江之源青海科技报 2020-11-15 |
在澜沧江畔,一只白唇鹿与记者隔岸相望。 果叮咚 摄
澜沧江源园区拥有青藏高原最完整的白垩纪丹霞地质景观。 迟诚 摄
青藏高原丹霞奇观
红色的山块、红色的江河、陡峭的悬崖、潺潺的瀑布。“看!那是典型的丹霞地貌。” 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境内,记者一行见到了青藏高原最完整的白垩纪丹霞地质景观。
当地人介绍,这片丹霞地貌面积有300多平方公里。据地质学家论证,此处丹霞地质景观或由于水平巨厚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等原因,形成了方山、石墙、石峰、石柱、陡崖等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当地藏民还赋予它许多神奇的故事,四面吉祥佛石像、康巴阳元石、帝后石像等,时时注视着澜沧江上游的生灵们,带给他们平安吉祥,配上周边的森林、草原、雪山和牦牛、旱獭、马鹿、藏马鸡等动物,展示着藏区腹地与外界迥然不同的大自然美景。
记者了解到,中国有大约790处红色砂岩地貌景观,或许是唯一一个拥有暖湿和干旱丹霞地貌完整发育序列和完整地貌类型的国家。中国丹霞是目前唯一以丹霞系列提名的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是山、水、林配置最好的丹霞(红层)地貌区,其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巨大。
生态管护员丹增的幸福和烦恼
今年9月27日,中午刚过,采访团一行来到青海省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
昂赛乡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东南部,全乡面积15.1万公顷,平均海拔4000米。昂赛乡全乡都被划入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其中年都村是整个澜沧江源园区唯一的示范村。
在年都村一片丹霞山的脚下,我们来到生态管护员丹增的家里。
59岁的丹增已经担任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管委会生态管护员4年多了,现在每个月1800元的管护员工资是丹增一家的主要收入来源。除此之外,他每年还能拿到5000元~6000元的林草生态补偿金,再加上虫草、畜牧等收入,全家每年收入5万元左右。
丹增负责106.7公顷的管护面积,整体巡护一遍要3~4天。巡护时开车、骑摩托车、骑马、步行相结合。
丹增说,这几年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了,雪豹、金钱豹、猞猁等他经常能看到。“这两年还发现了很多新动物,以前没见过。”
“国家公园建得好!”一方面这片森林和草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另一方面牧民有了稳定的收入,丹增一家对国家公园建设,特别是“一户一岗”政策特别感恩。
“一户一岗”政策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一个创新。园区内所有牧户,每一户都有一个人可以成为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户均年增收2.1万余元,既保护了生态,又给牧民提供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不过,丹增也有他的烦恼。
因为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人兽冲突的矛盾开始显现。
丹增指着房间里被破坏的门窗、柜子说,这都是今年棕熊下山破坏的。顺着他指的方向,我们看到房门上还留有熊爪印,还没来得及安装新门。
棕熊每年还会伤害很多牧民的牦牛。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所涉及的玉树州治多、曲麻莱、杂多三县均为人兽冲突的严重地区。因猛兽袭击,年都村每年平均每户损失4.6头牛,最高的损失二三十头。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率先在年都村试点,通过县财政支持、高校和社会学术组织资助、群众投保的方式,筹资建立了“人兽冲突保险基金”,建立起野生动物伤害补偿标准和议事机制。
但丹增更担心的还是棕熊对人的生命安全所带来的威胁。
他希望政府能为生态管护员配备一些专业的巡山防护装备,加强遇到野兽后提高自我防御能力的培训。
“棕熊是野生动物,我们不能伤害它,我就希望当我巡山时,如果棕熊突然离我很近,我能有办法逃跑。”这是丹增和昂赛乡所有生态管护员的共同心愿。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澜沧江源园区位于玉树州杂多县境内,园区面积1.37万平方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园区包括杂多县莫云、查旦、扎青、阿多和昂赛5个乡,涉及19个行政村。澜沧江源园区是澜沧江及众多水系、支流的发源地,在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科研和生态价值。园区联通了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果宗木查、昂赛两个保护分区,园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神奇动物在这里
三江源有“动物之王国”的称号,来到三江源,与动物偶遇是最大的意外,这些山水之间的精灵让我们的采访之旅充满惊喜。
从昂赛乡到扎青乡,两天的行程,我们就偶遇了白马鸡、白唇鹿、岩羊、马鹿和无数叫不上名字的鸟儿。
最常见的动物是旱獭,这边的旱獭数量较多,憨态可掬,形态各异。很多旱獭直立着身子眺望是否有天敌来袭,每当我们的越野车靠近,它们都十分机警地跑回洞穴里,只留下小脑袋四处张望。更多的旱獭懒散地躺在石头上、草地上晒太阳、玩耍嬉戏,可爱极了。但旱獭虽萌,却有传播鼠疫的危险。
白马鸡也是昂赛乡的必见物种,它们虽然不似旱獭那般“随处能见”,但也经常十几只、二十几只聚在山坡上跑来跑去寻找食物,有着靓丽羽毛的白马鸡也深受大家喜爱。
与白唇鹿相遇可算是奇遇了,白唇鹿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让我们觉得非常神秘。
路途中我们本来有些疲惫,可河对岸的大犄角一下就让我们兴奋了起来,一只白唇鹿优哉地趴在河边休息。我们停下车来观察它,它也好奇地转过身看着我们,就这么互相对视了5分钟后,它才起身慢悠悠地走进了身后的林区。三江源就是这样,总在不经意间给你惊喜。
随后,在扎青乡,我们又偶遇了4只岩羊和2只马鹿,它们都在对面的山坡上悠闲地吃草。
来到三江源,就不得不提雪山之王——雪豹。雪豹雄踞世界屋脊荒野的所有巅峰,在昂赛乡能见度很高,昂赛乡也因为雪豹的存在而声名鹊起。
从2015年开始,昂赛政府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一起开展了社区监测项目,发动当地牧民与技术人员一起开展野生动物监测保护。规划以5千米×5千米为单位的研究网格80个,每个网格安装一台摄像机,实现监测网格化管理,每当有动物从相机前走过,相机传感器就能触发快门拍摄动物影像。
到2017年年底,昂赛乡已实现野生动物社区监测全覆盖,有效捕捉到雪豹、金钱豹的珍贵图像上千余次,且多次在同一地点拍摄到雪豹与金钱豹。这两种大型食肉动物共存,需要足够大的生存空间和足够多数量的猎物资源,能够同时拍摄到雪豹与金钱豹,证明这个地区在长期的保护下,保持了足够健康的生态系统。
雪豹是美丽的名片,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三江源国家公园,认识昂赛乡。 据《中国绿色时报》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在青海首次发现这五个植物物种
下一篇:青海省打破花生种植“真空地带”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app.jpg)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wx.jpg)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wb.jpg)
![](/images/2017/source/55.jpg)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