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青枯病的识别与防治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0-11-17 作者:最新技术


 

玉米蜡熟期,遇雨水连连时,这种情况直接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并会导致青枯病和穗腐病的暴发。

1、玉米青枯病:该病属土传病害,病菌在种子上或土壤、肥料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青枯病的显症高峰期,多数叶片由下而上表现青枯症状,少数为黄枯症状,也有在乳熟期整株叶片突然出现青灰色。

(1)急性症状:植株快速由绿变枯,也就是说头1-2天看植株正常,后2天看植株由下到上叶片全部变为青灰色,然后2-3天后叶片变为枯黄色,这种情况植株茎基部变软,根系发褐,阻断正常水分、养分运送。

(2)慢性症状:田间常见植株仍为绿色,但果穗苞叶变白且下垂,约一周后植株由下到上开始出现青枯状,这种情况一般根和茎基部会呈水渍状腐烂。

无论急性还是慢性青枯都会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发育而出现死亡状况,导致果穗不能正常成熟,千粒重下降,籽粒秕瘦,籽粒松软,导致减产,且商品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

①合理密植。

②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注意雨季排除积水。分期培土。及时中耕松土,避免各种损伤。

③及时拔除重病、折倒株,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植株,深翻深埋或集中烧毁,可避免病害传播,并减少浸染来源。

④与大豆、花生等作物轮作倒茬,合理密植,及时防治粘虫、玉米螟和地下害虫

⑤药剂治理:发病前防治,如:喷施25%叶枯灵加25%瑞毒霉粉剂600倍液,或用58%瑞毒锰锌粉剂600倍液预防。每隔1周喷施1次,连续喷2次;发病初期(病株较少)防治,如:甲霜灵4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500毫升。

作者:王新勤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