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915675508461011030.jpg

构建科研人员做科普的新生态

中国科学报 2020-11-18 作者:胡俊平

    前不久,在第27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上,周忠和院士谈及科研人员做科普存在的困惑,其中提到了常说的“四不”窘态,即科研人员“不愿、不屑、不敢和不擅长”做科普。他明确表示,前面三个“不”是认识问题,而最后一个“不”是能力问题。笔者认为,只有打破这些来自认识和能力的桎梏,着力构建科研人员做科普的新生态,才能有效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了“四个面向”,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相应的,科普工作的内容主题、传播效果也要再上新台阶。科学家和科研人员是科技知识的创造者,被称为科学普及的“第一发球员”。无论从公众需求还是社会发展的角度,都有让科研人员更大程度融入科普工作的强烈期盼。因此,构建科研人员做科普的新生态迫在眉睫。

  与“不愿、不屑”相对,构建科研人员做科普的新生态要不断激发他们的“热情”。科研人员做科普的热情,一方面源于自身的积极主动性。那些在科普方面极具示范意义的科学家们应得到更好宣传和鼓励。另一方面,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和政策制度保障是“催化剂”,能助力激发科研人员做科普的热情。教育部、自然资源部等部委的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增加对科学普及工作的考核,科学共同体内部对科普的成见逐步消解。今年5月,韩启德、饶毅、王立铭等发起科学和医学公共传播基石奖,其目的就是通过奖励来肯定科普的价值,让科研人员拥有促进科学传播和践行科学家社会责任的更好环境。这些都是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做科普热情的外部因素。

  针对“不擅长”,构建科研人员做科普的新生态要培养他们的“才情”。成功的科学传播一般都有策划和设计,也需要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传播能力。“科普中国”品牌下的“我是科学家”项目组曾介绍说,为了让科学家在讲台上面向公众讲好18分钟,台下的交流和沟通常常需要几个小时。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向他们提供一些优质的科学传播指南类图书,以及具体的科学传播优秀案例,能使其在理论认识方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之后,还应给科学家提供一些具有较好社会影响力的科普实践平台,让他们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运用的转化,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能力。

  至于“不敢”,笔者认为,处理好上述两个问题之后,“不敢”就迎刃而解了。科研人员做科普既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自身又具备了科学传播能力,内因和外因都非常有利,自然挺直了腰杆,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了。

  还有一个方面不容忽视,即实现科研人员、媒体从业者与广大公众之间的“共情”。媒体工作者在开展科学报道时,应少一些断章取义、博人眼球的内容,尊重科研人员的工作风格,维护风清气正的公共网络空间;科研人员在介绍自己工作时,也应多一些媒体人的视角,把重点内容通俗易懂地讲述出来,并将容易误解的内容提前主动阐释清楚。科学家做科普前先了解与之对话的公众的知识结构和信息诉求,公众也将更充分地了解科研人员工作的重要意义。只有三者实现“共情”,整个社会才会变得越来越科学理性。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xujinghui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科学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