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一个物种灭绝消失时,我们会失去什么?新浪科技 2021-02-08 |
据国外媒体报道,物种灭绝是指某个物种完全灭绝或者死亡,物种灭绝将影响食物链、食物网和植物授粉等。
6600万年前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鸟儿叽叽喳喳,小型啮齿动物在丛林中互相追逐,全球各地遍布着各种类型的恐龙物种,它们是当时地球上的统治者,但这些生物全然不知自己的生活将发生彻底改变……
对于现代人类而言,导致恐龙灭绝的灾难已成历史,似乎对我们的生活毫无影响,但不管人们是否相信,这样的故事仍在继续上演,虽然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是因为一场自然灾难,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是因为人类活动,更令人担忧的是,现今的物种灭绝率远高于历史任何时期。
不幸的是,直到一支物种濒危灭绝,或者在它们悄然消失在人类视线之后,我们才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但到那时,一切都太晚了……
物种是如何灭绝的?我们又该如何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地球上有多少物种?
何种原因导致物种灭绝,是如何发生的?
当某一物种在世界任何区域不再有存活个体时,就代表该物种灭绝消失了,这是一个物种的彻底灭绝,灭绝可以是局部地区的毁灭,也可能是全球范围的消失。
在局部地区物种毁灭中,物种将不再出现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但它们会生存在世界其他地区,庆幸的是,这些濒危物种可以再度人工引入原栖息地,相比之下,全球性灭绝是指该物种完全从地球上消失,例如:渡渡鸟。
在对其他物种的诸多威胁中,人类活动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包括人口增长,农耕、住宅侵占的土地)是物种灭绝的主要驱动力,即使栖息地没有完全消失,它们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改变,使它们不适合野生动物生存,逐渐地野生物种一个接一个地消失,直到一个也不剩。
然而,栖息地的丧失只是导致物种灭绝的原因之一,再加上气候变化、入侵物种、疾病蔓延、环境污染、非法狩猎、肆意偷猎和野生动物贸易,导致我们面临着致命、多方面的环境危机,尽管部分物种可以承受这些威胁,但并不是所有的物种都能适应,从而它们逐渐走向灭绝之路。
现在人们可能会想:为什么当一个物种灭绝时,科学家会发出如此多的警报?毕竟我们的星球上有数以百万计的其他物种,很简单,每个物种都非常重要。
当某一物种走向灭绝时将发生什么?
即使是一个物种灭绝消失,也会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涟漪,就像益智类游戏“层层叠”一样,移走一个部件都会导致整个结构倒塌,地球上的生命也以同样的方式运作,移除一个物种,整个生态系统就可能面临着崩溃瓦解。
食物网和食物链
例如:让我们考虑一下美国灰狼的情况,当它们在美国境内灭绝之前,狼控制了猎物(例如:鹿、驼鹿、麋鹿)的数量,但它们的消失会造成连锁反应。猎物数量激增,导致许多植物灭绝消失,从而威胁到鸟类数量,当鸟类数量锐减时,昆虫的数量就会迅速增多。那时你将看到一个物种的消失是如何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产生多米诺效应。
授粉作用
同样,许多鸟类和动物在从一个地区迁移至另一个地区时也会为植物种子授粉,当食果动物和食草动物灭绝时,植物和树木都会遭殃,因为不会再有传粉者传播种子,它们即将面临着灭绝危机。
更令人担忧的是,那么觅食十分挑剔的传粉物种(仅以少数特定植物为食的物种)的灭绝,将带来整个区域性生态系统的崩溃,例如:生活在岛屿上的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是授粉专家,对于那些不被任何其他生的吃掉的植物而言,这些授粉专家非常重要,如果它们走向灭绝之种,那么依赖它们授粉的植物也将面临灭绝消失。
正如人们所看到的,即使是一个物种灭绝也会对其他物种产生深远影响,包括我们人类,因此,人类作为地球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尽我们所能确保没有物种灭绝消失。
我们能做什么来减缓物种灭绝?
要阻止物种灭绝,首先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向各国政府施压,要求政府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的政策法规,在个人层面上,人们应当优先选择有机食品,而不是使用涉及杀虫剂制造的食物,尽可能少吃肉,不购买涉及动物的产品,例如:珍珠、兽皮等,尽可能少使用塑料制品,最终以个人行为大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叶倾城)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