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猪产肉性状的DNA甲基化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报 2021-02-09 作者:张晴丹 赵华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猪基因组设计育种创新团队揭示了DNA甲基化调控猪产肉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不仅对动物品种改良具有价值,也为人类肌肉相关疾病研究提供了宝贵信息。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核酸研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养殖和猪肉消费国,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性状优良的种猪是保障我国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而揭示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是品种改良的基础。研究表明,D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角色,但是其调控产肉性状的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绘制了猪27个生长发育时间点骨骼肌的全基因组甲基化和转录组图谱,系统揭示了DNA甲基化对猪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调控,解析了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甲基化对肌肉发育的影响,并发现 IGF2BP3 对肌肉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可作为猪遗传改良的候选基因。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nar/gkaa1203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科学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