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的创新答卷

科技日报 2021-02-25

  经过8年持续奋斗,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困扰泱泱大国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顶风雪、踏泥泞,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脱贫攻坚重大成果,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世界减贫进程作出的重大贡献。

  柞水木耳、凉山花椒,直播带货、院士下乡……脱贫攻坚战打得风生水起,得益于全党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努力形成的强大合力。精准,是这场硬仗成败的关键;科技扶贫,是提高精准脱贫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摸着石头过河、完成历史性跨越的过程中,我们探索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精准脱贫之路,递交了一份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的创新答卷。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发展产业,要立足贫困地区实际,科学调研,选准产业。“农民院士”朱有勇就找到了云南澜沧县主导产业生产方式落后、土地冬闲时间长、林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用技术精准供给发展了生态茶、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和林下三七等,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使冬闲田变成了致富田。产业发展,要以科技为支撑,让贫困群众投身产业链,既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又提升扶贫脱贫效能。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小木耳大产业”就是最生动的例子。

  产业兴旺离不开技术和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近30万名科技特派员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他们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生动实践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升了农民运用适用技术脱贫增收的能力。实践证明,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创新驱动发展,创新人才引育机制、创新平台建设模式、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方式……无一不以创新为底色。

  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前路漫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乡村建设被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我们更要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勾画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中国画卷。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