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中首次鉴定出两个自然变异体青海科技报 2021-03-01 |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近日通过电泳分离青稞淀粉颗粒结合蛋白,发现两个SSIIa自然变异体,即SSIIaL和SSIIaH。
研究显示,在野生大麦、澳大利亚栽培大麦、青稞农家品种、青稞育成品种的分布中,两种变异体在野生大麦中分布较为一致,澳大利亚栽培大麦主要用于啤酒酿造和饲料,SSIIaH基因型是更有利的选择;我国藏区的育种技术相对滞后,食用作为首要目标,SSIIaL基因型因营养品质好、抗性强、籽粒硬度高等优点成为育种者的偏爱。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东亚的湿润得益于青藏高原
下一篇:寄生蜂调控寄主共生菌适应寄生环境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